出版时间:2013年09月 |
农民工子弟学校和公办学校是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两种主要渠道。本文在政治社会化的理论框架下,讨论学校类型对于农民工子女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1)公办学校的农民工子女更接近主流价值观,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与主流价值观表现出一定的疏离;(2)就读于公办学校的农民工子女更为强烈地感受到城市主流社会的歧视;(3)公办学校的农民工子女对于个人前景的预期低于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具有更强的挫败感。可见,单纯的教育吸纳对于促进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合的作用极其有限。
>The schools for migrant children and the urban public schools are two main ways for migrant children to receive compulsory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political socialization,this paper discusses school types’ impact on values and behavior patterns of migrant children. The findings show that:Firstly,migrant children at the public schools are more close to mainstream values than those at the schools for migrant children;Secondly,the migrant children at the public schools feel stronger discrimination from the mainstream society;Thirdly,the migrant children at the public schools entertain lower expectations of their future and are more pessimistic than those at the school for migrant children. It shows that educational inclusion alone has a marginal effect on migrant children’s social integration in urban society.
Keywords: |
一 问题与假设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随父母进城居住和学习。截止到2008年上半年,在上海接受义务教育的外来流动人口的子女总人数379980人,在全日制公办和民办中小学就读的学生大概占到57.2%,其余的就读于农民工子弟学校(蒋佳佳,2008)。对于政府而言,所谓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与公办学校、民办学校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前者由流出地教育部门批准成立,在流入地(上海)教育部门备案并接受其“指导”;后者则是由当地教育部门批准成立并直接“领导”的。对于学生而言,二者最大的差别则在于,前者的师资、硬件等办学条件大多很差,教学质量远远落后于后者;前者是城市中的“孤岛”,学生与上海本地青少年相对隔绝,后者则或多或少同在一个屋檐下。
社会各界对于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的关注,主要是从公民权利,特别是受教育权利的角度,对现行的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进行批判,要求城市公办学校向农民工子女开放(Kipnis,2011)。本文的立场有所不同:首先,在我们看来,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不仅仅是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政治、学习政治的过程;其次,我们并不预设公办学校对于农民工子女是一个更优的选择,而是通过对两类学校的实证研究,探讨两种学校类型对于农民工子女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影响。
简言之,我们是在“政治社会化”的理论视野下探讨农民工子女学校生活的政治后果。所谓“政治社会化”(political socialization),就是人们形成政治倾向(political orientations)和行为模式(patterns of behavior)的过程(Easton & Dennis,1980[1969]:7)。家庭、学校、同侪群体、工作场所和大众传媒构成了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媒介,也就是说,个人政治态度、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的养成,深受上述组织或群体的影响(熊易寒,2011)。这是本文写作的理论出发点。
在现代社会中,学校作为政治社会化媒介,其作用尤其突出。对于学校如何影响学生的政治态度与行为模式,学界已有充分的研究,其微观机制包括课程设置(如公民教育、思想政治课)、教科书、师生互动、潜在课程(hidden curriculum,指内嵌于教育结构中关于如何思考和行动的课程)、课外活动、学生社团、校园氛围,等等(阿尔蒙德、鲍威尔,1987:108-9;陈陆辉,2006:3-33;威特,2008:200;Martin,1975;Niemi,1996)。然而,学校本身的差异并没有受到政治社会化研究者的充分关注,实际上,名牌学校与普通学校的分化不仅具有深刻的“阶级”内涵(布尔迪厄,2004;易林,2007),也会影响到政治社会化的效果——既然学校主要是通过教师、课程、校园活动来影响学生,那么,这些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分布,与生源的阶级特征相结合,势必会影响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与结果。
有学者指出,如果学校的人口构成与社会的微观缩影尽可能接近,那么,学生就能够有效地理解和熟悉自己成长于其中的社会的多样性。公立学校和综合学校就属于这种类型的学校,私人学校、选择性学校或者特殊学校则不属于这种类型(希特,2007:179)。还有学者注意到,不同的学校类型、不同的学校管理模式也会对学生的政治社会化产生影响(刘伟,2011)。美国学者Hayward(2000)的研究显示,精英子弟与工人阶级子弟所接受的教育存在本质性的差异,前者更强调自主、参与和独立思考,后者更强调权威与顺从。一份针对澳大利亚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校园仪式的比较研究表明,由于遵循集中化的官僚管理模式,公立学校在达成其政治社会化的效果(即培养中产阶级的传统价值观)方面,反而不如具有宽松氛围的私立学校。公立学校将所谓的正规教育置于一种集中的、官僚化的和公开控制的体系中;而私立学校不仅注重举办各种仪式与庆典,也注重发挥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潜能,注重与毕业生的沟通,并且能够与周边社区、教堂以及各种社会组织互动,结果营造出轻松活泼的校园气氛。表面上看似政治目的性不强,但这些仪式和各式各样的班级活动,恰恰在培养学生认同中产阶级的价值观方面发挥了良好作用(Kapferer,1981)。
对于农民工子女而言,公办学校与农民工子弟学校构成了两种迥然不同的环境。在公办学校,农民工子女与上海本地人有更多的社会接触(social contact)(Allport,1954;Xiong,2011);在农民工子弟学校,则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