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第八届中国韩国学博士生论坛综述

    作者:曹玮 出版时间:2013年05月

    2012年是中韩建交二十周年,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以双方一系列重大国际性活动为契机,两国交流合作进一步活跃。在此大背景下,我们迎来了由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由韩国国际交流财团资助的第八届中国韩国学博士生论坛。

    论坛于2012年5月19~20日在复旦大学举行,会议主题是“中国与朝鲜半岛关系研究的新探索”。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辽宁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延边大学、海南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等多所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本届论坛,提交论文33篇,分别就“中国与朝鲜半岛”“东北亚安全与大国关系”“韩国历史与文化”“朝鲜半岛问题与东亚共同体建设”等专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韩国中南大学前校长宋荣浩教授应邀作了题为《大同与弘益》的特别演讲。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观察》主编、图书馆馆长胡礼忠教授,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夏立平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刘鸣教授,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主任石源华教授,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张建新教授,对提交的论文作了精彩、到位的点评。

    关于“中国与朝鲜半岛”专题,有6位同学提交了论文。中国人民大学庞永峰的《论中韩战略合作的构建、发展与前景》,回顾了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构建的背景、过程、内容,分析了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立4年来对中韩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东北亚地区、东南亚地区的影响,文章通过与中美、中俄、中日等关系的比较,探讨了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所面临的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复旦大学邱昌情的《非传统安全视角下的中韩关系》认为,非传统安全日益成为观察中韩关系发展的新视角。以中韩海上渔业纠纷为案例,指出自《中韩渔业协定》生效以来,我国渔民与韩国方面的渔业纠纷和冲突事故频频发生,中国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与涉外渔民纠纷处理,成为中国周边外交面临的新课题。中韩两国海上渔业纠纷不仅给两国渔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而且给中韩关系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中韩两国应进一步加强对海上渔业纠纷的协调与合作,促进中韩关系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吉林大学孙衍斌的《新形势下的朝鲜核问题与中国的政策选择》指出:金正恩执政后,朝鲜的核路线出现了偏向“温和折中”的调整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民经济和国际合作在朝鲜内外政策中的战略地位。主张中国政府应该选择适当的政策来推动这一良性调整的继续。从近期看,中国需要帮助朝鲜实现政权平稳过渡,推动朝鲜新政权重返六方会谈;从长远看,中国需要帮助朝鲜融入国际社会,实现中朝关系正常化。复旦大学杨龙的《中韩苏岩礁之争及解决措施》认为,中韩苏岩礁(离於岛)之争不是领土纠纷问题,而是中韩因两国海洋专属经济区重叠而发生的界限争端问题。需要中韩双方依照相关国际法的规定以及现实状况,共同努力,公平、合理、和平地加以解决。上海外国语大学唐纲的《隋唐以来中朝朝贡制度的演变》论述了中国和朝鲜的关系是宗藩关系在国家间关系层面的外化。就纵向历史而论,中朝朝贡制度的发展经历了隋唐时期的确立,宋、辽、金时期的外溢,元、明和清中前期的发展完善以及清中后期的逐步瓦解阶段。从实质内容而论,在朝贡体系中,宗主国注重的是礼仪性,藩属国看重的是物质利益,中国强大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是体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吸取朝贡体制的积极历史遗产有助于处理好当今国家间关系,促进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延边大学陈放的《清入关初期与朝鲜关系述论》,在梳理和分析众多历史资料的基础上认为,清入关初期,与朝鲜的关系处于不稳定状态。从清政府来说,为树立新“上国”形象,开始缓和与朝鲜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削减朝鲜对清纳贡的岁币;缩减清使在朝鲜接受的馈赠;释放并礼遇朝鲜使臣等,另外,也对朝鲜内政加强了干涉,实施政治高压。从朝鲜方面来说,由于受“小中华”意识的影响,思想上抱有“反清复明”志向,现实中又逐渐接受清的“上国”地位,为清与朝鲜典型朝贡关系的确立奠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