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2012年首都社会管理创新:成绩与挑战

    作者:姚兵 出版时间:2013年08月
    摘要:

    2012年,北京市社会管理在推进精细化上又有新发展:首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被明确为指导全市社会管理工作的协调、议事、督导机构;网格化和社区化服务管理模式在全市推广,社会矛盾多元调解体系初步建成,取得明显成效;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服务帮扶力度显著增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优化,圆满完成“十八大”安全保卫任务;实有人口服务管理正式起步,公共服务均等化继续深入推进;社会组织管理改革提速,社会组织服务管理不断加强;微博实名制正式实施,虚拟社会管理进一步加强。但社会管理的体制尚未理顺,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的社会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2012年是首都社会管理发展史上比较特殊的一年,当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而这次代表大会又是中共党史上一次重要的会议。作为会议举办地的北京市,确保这次会议安全、顺利、有序举行成为其政府年度内的主要任务之一,首都社会管理的多数工作也是围绕做好这次会议的安保工作展开的。通过中共十八大安保的牵动,首都社会管理工作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新进展、新突破。

    一 首都社会管理工作的新进展

    (一)首都综治指导协调机构扩编,社会管理工作新体制初步形成

    为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2011年9月,中央将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及办公室更名为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及办公室,并对其职责任务进行了调整,由原来主要负责协调指导社会治安工作调整为主要负责协调指导社会管理工作,[1]新的中央综治委成立后,要求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及各级综治机构也要进行更名和相应的职责调整。2011年11月,北京市按照中央的要求,将首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更名为首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综治委)及其办公室(以下简称综治办)。由于时间仓促,2011年首都综治委未能完成职责任务和机构编制的调整。

    经过专题研究和反复酝酿协调,2012年1月17日、7月23日北京市编办分别印发了《关于首都综治委更名后调整主要职责及组成人员等有关事项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和《关于同意首都综治办机构编制的函》,《批复》明确首都综治委共有6项主要职责,主要是负责协调、指导各区县各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决策部署,对各区县各部门开展社会管理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总结推广各区县各部门在社会管理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加强对社会管理有关重大问题的研究,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政策措施建议等。[2]

    作为首都综治委的办事机构,首都综治办的机构编制得到了大规模的增扩,新增加了两个业务处,原来隶属于市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的三个处也归入综治办的编制,这样,首都综治办就由原来的两个处级机构增加到6个处级机构。由于区县综治机构编制的增扩调整需要区县编办核准,也需待市一级机构编制明确后才能相应进行,因此,2012年北京市各区县综治机构的职责任务虽进行了部分调整,但机构编制没有落实。

    为加强社会管理工作的统筹协调力度,2012年,首都综治委相继成立了实有人口、特殊人群、“两新组织”、社会治安、法律规章、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护路护线联防、科技创安、社会矛盾多元调解等10个专项工作组。这些专项组一般由主管市领导牵头、成员单位一把手负责,形成了综治委统筹领导、专项组各负其责、综治办组织协调的综合治理工作机制,搭建了各部门分工配合、共同解决突出问题的重要平台。

    (二)首都综治委全会召开,社会管理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得以明确

    2012年1月18日,首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这是“首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正式更名为“首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后召开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解决首都综治工作今后的定位问题。时任北京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市委政法委书记、首都综治委主任王安顺在会上指出,综治工作要准确把握形势任务,切实增强创新社会管理的紧迫感;要正确把握综合治理的职责定位,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担当者;要牢牢把握争创一流的标准,努力使首都社会管理工作走在全国前列。[3]会议下发了首都综治委《关于充分发挥综合治理优势加强和创新首都社会管理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市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综合治理工作体制机制、组织网络、方法手段、基层基础等各方面优势,以解决影响首都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突破,以完善统筹协调的社会管理格局、创新精细高效的社会管理模式为重点,以完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体制机制、构建首都特色的社会管理体系为支撑,以打牢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