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2012年首都社会矛盾化解效果分析

    作者:杨锦炎 出版时间:2013年08月
    摘要:

    当前首都的社会矛盾化解体系包括大调解、仲裁、诉讼、信访等组成部分。2012年,首都社会矛盾化解体系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也存在诸如矛盾化解体系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应该以推进矛盾化解体系法治化为导向,进行相应的改革。

    社会矛盾化解是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解社会成员的经济、政治、文化冲突,恢复社会正常秩序的工作体系。本报告考察2012年首都社会矛盾化解体系的运行情况,探讨所存在的问题,对2013年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提出对策建议。

    一 首都社会矛盾化解体系及其运行情况

    社会矛盾化解体系包括社会矛盾调解制度、仲裁制度、诉讼制度等。此外,虽然信访制度是党和政府加强与人民联系的一种方法,但是近些年来逐渐发挥了纠纷解决的功能。基于现实的考虑,我们也将信访制度列为矛盾化解体系中一并考察和研究。

    (一)社会矛盾“大调解”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1.以人民调解为基础,构建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的社会矛盾多元调解工作体系

    三大调解协调统一的“大调解格局”,是全国多元矛盾调解体系的共同特点,但以何种调解作为基础,并不相同。有些地方更突出司法调解的作用,但北京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建立三大调解相互衔接配合的有机体系。推出了人民调解进派出所和推进人民调解进立案庭专项机制,促进三大调解机制的有机结合。2012年全市派出所联合调解室调解各类民间纠纷31087件,化解成功率达到了98.3%[1]

    同时,北京根据矛盾多发领域纠纷化解的需求,设置了行业纠纷专业调解工作机制,形成了医疗纠纷调解、消费纠纷调解、劳动争议调解、物业纠纷调解、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调解等专业调解机制。同时,推进了“民调进所”工作,由人民调解机构进驻各派出所,针对治安民间纠纷开展调解活动,化解人民矛盾。2012年开展了以“和风”行动为代表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2.人民调解工作取得的成效

    人民调解工作主要由司法局系统牵头负责。全市有司法所322家,司法助理员1032人,司法所全年调处纠纷30253件,司法所防止民间纠纷激化1160件。组建了人民调解委员会7700个,调解员74755人,调委会全年调解纠纷231056件,其中,调解纠纷成功222637件,调解成功率达96.36%。调委会防止民间纠纷激化1742件,防止民间纠纷激化38420人。组建了基层法律服务所199家,基层法律工作者903人,担任法律顾问2749家,代理诉讼事务4433件,代理非诉讼事务2486件,解答法律咨询55282人次。

    表1 人民调解机构的数量及工作成绩

    3.行政调解工作的运行情况与成效

    行政调解是指由行政机关主持或主导的,以行政争议和民事纠纷为对象,通过说服劝导等方法促使各方当事人消除矛盾、解决纠纷的一种机制。截至2012年10月,全市行政调解案件大约12万件。[2]

    进一步夯实基础,行政调解落实到基层政府。2012年,全市行政调解工作进一步健全了行政调解公共网络,行政调解工作进一步扩大了覆盖面,延伸到了基层。全市各行政机关、基层街道办事处和镇政府绝大多数都建立了行政调解机构。

    进一步提高行政调解工作的专业性。通过引进专业行政调解人才,开展业务培训、业务指导等方式,进一步提高行政调解工作的专业性。

    引入社会力量参与行政调解,进一步提高行政调解工作的中立性。行政调解工作主要由政府法制部门负责,调解人民群众与政府部门之间的矛盾纠纷,往往容易让当事人产生“官官相护”的误会和顾虑。为此,2012年北京探索和推进了社会力量参与行政调解的做法,与高校、律所等部门合作,引入社会力量介入行政调解工作,以提高行政调解工作的中立性。

    4.司法调解工作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司法调解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由法官主持进行的调解工作。法院在立案、审判、执行、再审乃至涉诉信访过程中,都可以开展调解工作。在立案阶段开展诉前调解,在诉讼过程中开展诉中调解。根据北京市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数据,五年来,法院“民事案件调解率逐年上升,2012年达59.8%,比2008年提高了9.5个百分点”[3]。主要的机制包括:

    进一步规范了立案调解工作。2011年市高级法院制定《关于规范立案调解工作的意见》,全市法院的立案调解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2012年围绕该意见的落实,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包括立案调解的原则、范围及调解主体和方式、调解化解纠纷量的统计原则及案卷归档工作都进一步得以规范。

    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的衔接更加顺畅。这几年来,法院在立案阶段的调解不再拘泥于接到诉讼后,在案件的审查立案中进行调解,而是与人民调解有机衔接,通过建立“人民调解进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