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08月 |
大力发展中国金融服务业、提高国内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然而,从区域角度看,中国金融服务业发展不平衡,有的地区金融服务业正向国外发达金融服务业靠拢,有的地区金融服务业起步较晚,发展水平落后。有的地区金融服务业整体较好。有的地区金融服务业本身存在结构不平衡问题,其某些金融服务行业发展较好,其他行业则发展较差。这种结构性问题是中国经济金融整体不平衡的一个缩影。金融服务业不平衡发展,无法为经济发展提供均衡有效的金融服务,有些短板甚至还会阻碍中国经济的发展。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金融服务业各个分类齐头并进、平均发展才能提供较好的金融服务。金融服务业应在各个地区协调发展,各个金融服务行业应该协调发展,才能服务好中国经济发展。金融服务业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成为影响中国金融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区域金融发展视角分析中国金融服务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 中国金融服务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引入服务意识后,中国金融业就找到了新的发展着力点。强化服务、优化服务,成为金融发展的新方向。这不仅表现在中国金融服务业的总体规模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在区域、省际方面也表现出了新的特点。
(一)中国金融服务业的总体规模与比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服务业的增加值持续上升,从1978年的68.2亿元上升至2011年的24958.3亿元。在经历了前15年(1978~1993年)的平稳孕育后,增加值增长速率有所提高,并于2005年开始了快速增长的阶段。即使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这一增长速度也没有减慢(见图1)。这展现了金融服务业的强劲增长力。
图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业增加值
从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看,其变化区分为三个明显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78~1989年,从1978年开始持续增长,到1989年达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峰值5.67%。此后进入第二个阶段1990~2005年,金融业增加值GDP占比开始出现下降趋势,2005年达到阶段性低值3.29%,说明这一阶段金融业增长相对中国经济增长缓慢。第三个阶段是2006~2011年,金融业增加值GDP占比表现出强劲的回升趋势,说明这一阶段金融业增长相对中国经济增长迅速。但是受金融危机影响,从2009年开始增长趋势放缓,至2011年,该占比只有微弱增加(见图2)。2011年,全国金融业生产总值合计25901.93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472881.6亿元的5.5%,接近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最高值。
图2 改革开放以来金融业增加值占比
从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来看,改革开放以来,这一比值在7%~18%之间波动,在1989年达到峰值17.7%,2009~2011年基本稳定在12%(见图2)。尽管存在波动,但是金融业在第三产业中占据了相当席位,成为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一极。
中国金融业总体规模不断增加,近年更是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这与金融业自身发展需要以及中国经济发展对其的巨大需求密不可分。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其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都存在波动,这种波动来自于GDP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波动,而非金融业本身。近期这两个比重处于上升通道,说明金融业增长相对中国经济和第三产业增长迅速,金融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显著。
从总体上看,银行存款结构有所变化,各地居民储蓄存款增速放缓,中西部地区单位存款增长较快;稳健货币政策的效果明显,货币信贷结构开始优化,信贷投放增速回归理性,节奏控制更趋合理;各地“有扶有控”的信贷政策有效落实,信贷开始向“三农”、小微企业、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信贷资源配置效率提高;贷款利率前三季度平稳上升,第四季度有所回落;金融机构贷款定价机制逐步完善,对市场作出合理反应的能力增强;金融改革进一步深化,金融体系出现结构性改变,农村金融发展开始加快,证券业出现调整,保险业平稳发展,信托业发展迅速,期货交易品种不断丰富;债券融资规模明显扩大,直接融资比例提高;各地金融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为区域经济金融有序协调发展创造条件;各地金融服务业继续稳健运行,金融服务实体经营与服务能力继续增强,金融服务效率稳中有升。
(二)中国金融服务业的区域结构
参考2012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1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将全国分为东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