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08月 |
一 中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
(一)总体发展情况
商贸流通业在中部地区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011年商贸流通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40.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9%。商贸流通业对促进就业效果显著,就业人数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在50%以上,占全社会就业的比重在15%以上。商贸流通业的多种所有制结构的竞争局面,必将促进该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商贸流通业在地区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部地区的商贸流通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在2009~2011年均为40%以上,超过全国水平5个百分点左右,但是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略低于全国水平。在中部地区各省份中,河南和湖南2011年的商贸流通业增加值达到3000亿元以上,其次为湖北,增加值为2828.9亿元,江西最少,仅为1609.7亿元,只有河南的近一半。商贸流通业占地区国民经济的比重在2009~2011年均较为稳定,山西商贸流通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和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最大,明显高于其他省份,2011年分别达到47.1%和16.6%,江西、河南和湖南的商贸流通业在地区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较小幅度的下降(见表1)。
表1 中部地区各省份商贸流通业增加值及其所占比重
2.商贸流通业吸收就业效果显著
河南是商贸流通业吸引就业人数最多的省份,2009~2011年三年间,每年增加就业达到60万人,2011年就业总数超过900万人。湖南的商贸流通业的就业数较稳定,均在700万人左右,山西的就业人员最少,2011年仅为330.1万人,将近河南的1/3,但是商贸流通业的从业人员数占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的比重均在50%以上,且比重逐年上升,而差异较大,其中江西比重最大,均在65%以上,2011年更达到70.5%,比湖南高出20.3个百分点。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也是逐年上升,比重最大的仍为江西,2011年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1/4,其次为安徽,在20%左右。河南所占比重最小,2009~2011年分别为13.6%、14.2%和15.0%,低于江西近10个百分点(见表2)。
表2 中部地区各省份商贸流通业从业人员数及其所占比重
3.商贸流通业多种所有制结构已经形成
商贸流通领域已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竞争最激烈的领域。非公有制流通企业中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较快,中部地区2006~2011年国有企业的商品销售额比重保持在27%左右,有限责任公司的比重上升8.1个百分点,2011年占比达29.5%,私营企业的比重提高5.6个百分点达到20.4%,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相比全国水平,中部地区的批发零售业非公有制企业的比重仍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在吸引包括港澳台资企业在内的外商投资企业(见表3)。
表3 中部地区按注册类型分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比重
(二)产业发展情况
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在商贸流通业中以20%左右的从业人员产出了30%左右的增加值,占全国该行业的增加值比重为20%。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放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已有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客货运量比重持续提升。
(1)在商贸流通业中地位下降。
中部地区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从2009年的3557.3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4633.3亿元,占全国的比重稳定在21%以上,与全国发展趋势一致,在商贸流通业中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从34.3%下降到31.8%,减少2.5个百分点。
中部各省份中,河南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增加值较大,其次为湖南和湖北;山西的增加值占商贸流通业的比重最大,超过40%,其余省份均在30%左右,但是仍高于全国水平;河南增加值最大,但是在商贸流通业中的比重最小;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增加速度从2009年到2010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是在2011年又趋于稳定(见表4)。
表4 中部地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一览
(2)就业吸引力下降。
中部地区各省份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就业吸引能力下降,占商贸流通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下降,且均在30%以下,江西更是小于15%。河南、安徽和湖南的从业人员总数较大,2011年分别达到217.8万人、171.7万人和170.1万人,但是占商贸流通业的比重不大,为20%~25%,山西从业人员数不到100万人,但是占商贸流通业的比重是中部六省份中最大的,接近30%的水平(见表5)。
表5 中部地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从业人员一览
(3)客货运量比重提升。
中部地区客运量从2009年的62.7亿人增加到2011年的78.1亿人,增速为24.6%,高出全国增速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