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更是创办和建设经济特区的倡导者和主要决策者。海南建省办特区,是继深圳、汕头、厦门、珠海四个经济特区创立之后,邓小平特区思想的又一次伟大实践。然而,这次实践是在一个拥有3万多平方公里区域和多元化、多层次社会结构的省级范围内进行的,不仅其他四个经济特区无法与之相比,在世界上也是先例。因此,其实践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十分艰巨。此外,海南自身条件相对不足,诸如工业匮乏,思想相对保守,缺乏毗邻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的地理优势,没有宽阔的腹地依托等,受这些因素的制约,这项伟大的壮举在起步阶段便举步维艰,未尽如人意,发展远不如其他四个经济特区。尤其令人遗憾的是,1992年邓小平相继在武汉、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南方讲话,国内在这股春风的吹拂下,经济迅速发展,深圳更是一马当先充当排头兵的作用,反观海南,在迎来短暂的投资热潮之后,接踵而来的却是挥之不去的泡沫经济噩梦,从海口到三亚,一幢幢烂尾楼成为令人触目惊心的“风景”。不管是否情愿,海南毫无疑问地错过了这次绝好的发展机遇。《南方周末》在2004年更是将把海南开发成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称为“邓小平五大未了心愿”之一。当然,错过并不代表永远失去,如今,海南经济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机遇下快速发展,这正是沿着当年错过的道路大踏步前进,从另一个层面证明了邓小平在海南建省办特区思想的正确性,也证明了当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在我国改革开放史中的重要价值。时过20年,恰逢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之机,重新审视和梳理邓小平南方谈话与海南经济特区建设的关系,总结成功的经验,汲取失误的教训,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 邓小平创建最大经济特区的战略设想
海南经济特区的创建是在邓小平经济特区思想指导下的重大实践。邓小平早在1984年2月邀请中央负责同志一起座谈特区等问题时,就提出设想要用20年时间把海南岛的经济发展到台湾的水平,并乐观地说“我们还要开发海南岛,如果能把海南岛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那就是很大的胜利”[1]。两年之后,邓小平在会见南斯拉夫客人时首次对外宣布“我们正在搞一个更大的特区,这就是海南岛经济特区。海南岛和台湾的面积差不多,那里有许多资源,有富铁矿,有石油天然气,还有橡胶和别的热带、亚热带作物。海南岛好好发展起来,是很了不起的”[2]。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海南岛在1988年4月建省并成为中国继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之后又一个经济特区,且是面积最大、行政级别最高、优惠政策最多的经济特区。众所周知,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对于每一个经济特区的创建都有特殊的考虑,正如邓小平后来指出的那样:“那一年确定四个经济特区,主要是从地理条件考虑的。深圳毗邻香港,珠海靠近澳门,汕头是因为东南亚国家潮州人多,厦门是因为闽南人在外国经商的很多。”[3]那么,在既不接邻发达国家或地区,又缺乏广阔腹地市场,更缺少资金、技术、知识等优势的海南岛建设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且创设之初就把行政级别定于其他四个特区之上,其原因何在?也就是说有何战略目的?回顾海南经济特区走过的历程,梳理邓小平有关海南岛建省办特区的思想,结合国内学术界有关的研究成果,得出其战略设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发展海南经济的助推器。海南岛是我国仅次于台湾岛的第二大岛。然而,纵观海南的社会发展史,与内地比起来,有很大的距离,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社会的发展,都无法与内地的大多数地方相提并论,呈现出“慢半拍”甚至“慢几拍”的特征。历史上,海南岛就是一个被历代封建统治者视为流放谪臣的蛮荒之地。鸦片战争以后,英、法、美等国列强更是凭借不平等条约,对海南岛进行资源掠夺和经济侵略。抗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侵入海南岛,把海南岛作为征服亚太地区的前进基地,疯狂掠夺石碌及田独等铁矿山的战略物资,给岛上资源造成了破坏性后果。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海南解放初的几次定位,把海南社会发展导向另一个方向。由于海南地处东亚新月形经济“繁荣弧线”的中间地区,海南岛的区位优势变成经济发展的劣势,“加强防卫、巩固国防”成为当时海南岛的建岛方针,因此海南并没有抓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