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传统美术保护发展报告

    作者:乔晓光 何梁 皮君 欧爽 董永俊 杨柳 康保成 出版时间:2012年11月
    摘要: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施行,这标志着国家体制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日常化和规范化,同时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法律依据,这对中国日益普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来说意义深远。传统美术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重要门类之一。随着国家《非遗法》的颁布,一些与传统美术保护相关的地方法规及政策,也在年内公布实施。《福建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办法》分总则、评审与认定、保护与发展、罚则、附则5章35条,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宁夏回族自治区岩画保护条例》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这是全国首个省区级岩画保护条例。在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新入选了传统美术类型13项,扩展项目名录中增加19项;新评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83人。2011年在传统美术的展示、交流、生产性保护、教育、传承等方面,以及体制内不同类型的保护活动仍处在一个上升发展阶段。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体制内正在趋向日常化。

    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施行,这标志着国家体制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日常化和规范化,同时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法律依据,这对中国日益普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来说意义深远。

    传统美术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重要门类之一。随着国家《非遗法》的颁布,一些与传统美术保护相关的地方法规及政策,也在年内公布实施。《福建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办法》分总则、评审与认定、保护与发展、罚则、附则5章35条,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1]《宁夏回族自治区岩画保护条例》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这是全国首个省区级岩画保护条例。

    在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新入选了传统美术类型13项,扩展项目名录中增加19项;新评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83人。2011年在传统美术的展示、交流、生产性保护、教育、传承等方面,以及体制内不同类型的保护活动仍处在一个上升发展阶段。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体制内正在趋向日常化。

    一 名录公布情况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1年5月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传统美术类共1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中传统美术类共19项;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83人。详见下表: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传统美术类项目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中传统美术类项目

    续表

    二 重要保护成果

    中国文联、文化部、中国民协主办,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中心、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中国民间文艺研究所承办的中国木版年画抢救与保护工作成果发布暨总结表彰会4月1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首批全国性重点实施项目《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成果发布,包括《杨家埠卷》、《杨柳青卷》、《朱仙镇卷》、《武强卷》、《绵竹卷》、《梁平卷》、《凤翔卷》、《绛州卷》、《平阳卷》、《高密卷》、《滩头卷》、《桃花坞卷》、《平度·东昌府卷》、《佛山卷》、《漳州卷》、《上海小校场卷》、《内丘神码卷》、《云南甲马卷》、《滑县卷》、《俄罗斯藏品卷》、《日本藏品卷》与《拾零卷》共22卷、300万字、1万幅图片和1000多分钟的动态影像光盘,全景式呈现了农耕时代的中国木版年画。作为延伸项目的《中国木版年画传承人口述史丛书》也完成了涉及19个重要产地传承人的全部14本口述史的出版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发信致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出席了成果发布暨总结表彰会。中国文联党组书记赵实在大会上宣读了刘云山的贺信。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方宁,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屹,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国家档案局副局长、中央档案馆副馆长杨继波,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中宣部文艺局副巡视员路侃,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屈盛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代表处官员卡贝丝,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杨,中国艺术报社社长向云驹,国家图书馆副馆长王军以及张锠、陶思炎、夏挽群、郑一民、常嗣新、曹保明、李岩、吕品田、刘锡诚、乌丙安、乔晓光、三山陵(日本)、杨永智、吕军、周燕屏等来自全国各主要年画产地的年画工作者和传承人代表、《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总编委会代表、《中国木版年画传承人口述史丛书》作者代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工作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的代表出席会议。作为《中国木版年画集成》和《中国木版年画传承人口述史丛书》总主编,冯骥才详细介绍了中国木版年画抢救与保护工作的背景和普查编纂出版的艰辛而辉煌的历程。他阐述了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作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龙头项目的文化意义。[2]

    三 展示与展演

    2011年以传统美术为主题的展览和展演在数量和质量上较往年有普遍提高,展览类型以年画、剪纸、农民画为主。其特点一是展览的规模不断增大,二是展览的文化推介及展品展示设计水平普遍有所提升,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是很多展览邀请相应的非遗传承人进行表演,有关非遗的展览已初步形成展览与展演互动并行的模式。此外,2011年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