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聚焦台北城市救助服务体系

    作者:李健 出版时间:2014年01月
    摘要:

    社会经济转型带动台北市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在这个进程中,社会福利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台北市政府出台了《社会救助法》,不断完善城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本文着重通过台北市社会局近些年的主要施政政策,总结台北市城市社会救助体系的具体建构,以期望为大陆地区城市救助体系的建设重点提供参考。

    自20世纪90年代制造业快速向大陆转移之后,台湾社会经济逐渐进入后工业化发展的时代。产业结构的变化相应引导社会阶层、城市空间结构以及人口结构等发生巨大变化。其中,在人口结构方面,老龄化社会快速形成,根据台湾最新统计,在近10年中,台湾的老龄化指数195441增长25.65个百分点;社会结构方面,由于知识鸿沟的存在,后工业化社会中各社会阶层收入差异开始拉大。这样的社会现状引起社会对救助体系的广泛关注,并迅速从聚焦老人福利、社会差异等扩至智障人士、儿童、妇女、家庭、社会救助、社区救助等诸多领域。

    台北市社会局提出,城市社会救助体系未来发展的目标是:“维护市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弱势群体基本人权及生命尊严”,最终要“创造温馨、安全、公平、互助、尊严且优质的福利社会”。基于以上发展目标,近些年台北市社会局施政政策主要集聚于以下10个发展领域,从中我们可以总结目前台北市城市社会救助体系的具体建构,以期望为大陆地区城市救助体系的建设重点提供参考。

    一 培育社会救助服务团体,强化团体功能

    面对全球化与在地化互动发展的潮流,人与人之间积极互动并参与团体活动都会形成社会团体和城市社区。社会团体的成立主要基于共同兴趣、职业、信仰、地缘或血缘,采用“教育救助为本,监督为辅”的基本原则,以提升团体功能、社会责任,建设互动平台以及加强资源整合等。社会团体的主要任务应着重社区发展,以推动“福利社区”为主轴,以“社区人服务社区人”精神推动老人照顾、妇女关怀、新移民救助及少儿保护等任务的完善。

    当前工作聚焦:①培育社会团体,定期办理研习及训练,发挥自治、自律的精神,推动参与社会救助工作,进而参与社会救助服务。②委托会计师事务所推进基金会、募捐团体、社区发展协会及合作社财务审核,辅导各类社会团体健全财务体系,提升财务透明化,建立团体责任与信任制度。③举办各类社会团体、基金会及合作社学习活动,提升团体能力,鼓励多元发展。④成立社区发展管理协会,提升社区组织能力及社区人才培训、评鉴、表扬、观摩以及资源联系,建立社区互助系统,达到分享、互助与社会广泛参与的目标。

    二 推动积极的社会家庭救助措施

    本条目主要是提供方案服务及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协助台北市弱势家庭重建功能,增强自立自助能力。2011年7月台北市政府发布《社会救助法(修法)》,为积极的社会救助提供更为细致的法律依据。依据《社会救助法(修法)》,台北市政府为低收入家庭提供各项生活扶助及津贴,维持其基本经济安全,并提供医疗、居住、教育、就业、急难救助、灾害救助等协助,积极开办各类脱贫方案,协助其自立。

    当前工作聚焦:①办理低收入户及中低收入户申请、审核,依法核发低收入户相关生活扶助费。②结合劳动局正在办理的“低收入户就业救助计划”以及“台北市代赈工就业转衔服务方案”,将有工作能力及工作意愿的弱势市民及低收入户介绍至劳动局,提供后续就业与职业培训服务,以提升其就业能力,回归就业市场。③配合《社会救助法》修正案施行,积极推动相关脱贫自立方案。④办理市民医疗补助、临时看护补助、低收入户及中低收入户生育补助、丧葬补助、市民急难救助等措施。⑤适应低收入户的居住需求,提供优质的平价住宅福利服务,创造活泼有生气的社区意象。⑥推动平价社区改造方案,改善基础公共设施,加强环境绿化、美化,整修公共服务场所,并配合政府住宅政策整建计划,提升居民居住质量。

    三 建设残障者需求评估制度和社区服务体系

    秉持普及化、人性化、社区化及效率化施政原则,以“社会融合、机会均等”为目标,根据残障者需求进行资源整合,建立分类、分层服务体系,给予残障者安心的生活保障及充分的发展机会。在已经取得的成就中,包括建设区域性残障者早期医疗服务,为残障者提供语言治疗、生活培训、心理咨询等家庭支持服务,支持公立乃至民营医疗机构建设,为残障者提供活动空间等。

    当前工作聚焦:①以残障者的健康状况与生活需求作为评估依据,结合所有民间机构、团体,展开新的团队服务模式,针对每一位需要被服务者的实际情况,定制个性救助服务计划。②办理残障福利机构筹设、救助、管理与联系会报。依据实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