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01月 |
奥巴马执政以来,通过调整美国全球战略,结束伊拉克、阿富汗两场战争,以及加大对亚太地区的关注和投入,逐步形成了新的美国亚太战略框架,这对美国与亚洲特别是东亚的关系,以及亚太地区形势的演变已经并将继续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旨在对奥巴马政府亚太战略的框架进行分析,总结其特点与影响。
一 奥巴马政府亚太战略框架的形成
奥巴马政府是在美国处于冷战后最低潮的时刻上台的。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使美国在战略上筋疲力尽,一场金融危机又使美国经济面临空前的困难。奥巴马要结束两场战争以使美国摆脱战略困境,要振兴经济以使美国恢复活力,亚太地区因而在奥巴马政府的战略调整和经济振兴日程上占有重要位置。奥巴马表示:“这个地区的未来与我们利害攸关,因为这里发生的一切对我们国内的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称,“越来越清楚的是,在21世纪,世界的战略和经济重心将是亚太地区。”
基于对亚太地区重要性的认知,希拉里·克林顿在2010年初提出了指导美国参与亚洲事务的一系列重要原则,其主要内容包括:①美国与亚洲的交往应以同盟体系和双边伙伴关系为基础。此外,美国还要加强与其他“关键玩家”的关系,这些“关键玩家”包括印度、中国、印度尼西亚、越南等。②要与本地区国家确立共同的议程。这些议程包括安全领域的核不扩散、领土争端和军备竞赛;经济领域的提高市场透明度,降低贸易和投资壁垒,促进更加平衡、包容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政治领域的保护人权和促进开放社会;等等。③在地区机制建设上注重有效性。地区机制不能为了对话而对话,而要有具体的行动,追求结果为导向。④促进多边合作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积极推进针对特定问题的非正式的多边安排,如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美日澳三边战略对话、美日韩三边战略对话等。并支持次地区合作机制,如美国—东盟伙伴关系计划、美国—东盟贸易投资框架协议等。⑤强化主要的地区机制,这些机制应包括所有的关键利益攸关者,包括政治上的东亚峰会、经济上的亚太经合组织、安全上的东盟地区论坛等
虽然奥巴马政府上台伊始就明确了亚太地区的重要性,在执政一年后又提出亚太政策的基本原则,但其亚太战略框架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从重视经济和外交投入转向重视安全投入的过程,主要原因有二:首先,奥巴马执政后战略上的当务之急是考虑如何结束两场战争,其次,奥巴马政府内部也在筹划如何重新“嵌入”亚太。2010年8月美国作战部队撤出伊拉克和2011年6月美国启动从阿富汗撤军进程使奥巴马政府结束两场战争的计划有了眉目,美国开始摆脱中东和中亚的战略牵制。另外,2010年亚太地区一系列事态的发展——“天安舰”和延坪岛炮击事件的爆发,南海纷争的激化,中日钓鱼岛争端所引起的外交纠纷——使奥巴马政府找到了“重返亚太”的切入点,使美国亚太战略的思路和举措更加明确。到2011年秋,美国利用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和奥巴马首次参加东亚峰会这两个重要外交事件,将美国的亚太战略框架公之于世,这就是建立一个更富有活力和更持久的跨太平洋体系,塑造一个更加成熟的安全和经济架构
在继承美国过去的亚太战略传统,同时根据新形势加以调整的基础上,奥巴马政府逐步形成了基于以下内容的亚太战略框架:第一,深化和更新同盟关系;第二,拓展与重要地区伙伴如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新加坡等国的接触;第三,与中国发展可预测的、稳定、全面的关系;第四,参与和培育新的地区多边架构;第五,奉行积极、自信的贸易和经济政策;第六,打造在本地区更广泛和效率更高的军事存在;第七,在外交上打民主与人权牌
1.同盟关系
奥巴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深化和强化同盟关系。一是重视加强盟友的能力建设,如与日本合作发展下一代导弹防御系统,与澳大利亚开展网络空间合作,与韩国加强反扩散领域的合作,帮助提升泰国和菲律宾打击暴力极端主义的能力,并加强菲律宾的海上力量,等等。二是进一步提升与澳大利亚的安全关系。此前的克林顿政府和小布什政府都非常重视美日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