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01月 |
一 日本内政“绑架”外交使中日政治关系转至冰点
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双方原定以大范围多层次纪念活动来改善并促进双边关系发展,但因日本政府执意“购买”钓鱼岛而使双边关系急剧转至冰冷状态。
1.日本内政“绑架”外交逆转中日关系发展方向
中日政治关系经过2011年的调整磨合,逐步转变了因2010年撞船事件导致的冷淡状态。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双方都希望借此机会开展多层次纪念活动,借以改善双边关系。2011年10月25日日方成立了由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米仓弘昌会长任执行委员长的纪念活动执行委员会,与中方共同确定2012年为“中日国民友好交流年”。约定双方主要围绕“青少年交流、地方间交流、文化体育交流、草根交流、旅游观光交流、经济交流以及受灾地区援助”等方面展开广泛的友好交流活动
不过,随着2012年中日钓鱼岛主权争端的再次爆发,正在逐步缓解的双边关系急转直下。4月16日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访美时宣布要以地方政府名义购买钓鱼岛,其目的是突破2010年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之后时任首相菅直人坚持的禁止登陆钓鱼岛的政府方针。如果钓鱼岛成为东京都政府的土地的话,东京都不仅可以开发,而且可以派驻警察。石原声称,“如果中央政府不同意登岛,那东京就努力到他们同意为止”。对此,日本政府在7月宣布钓鱼岛将“国有化”,即由中央政府“购岛”,其解释是这样就可使中央政府继续其禁止登岛方针,从而可以降低因登岛而引起与中国冲突的可能。到9月11日,野田政府与所谓的“岛主”签订购岛协议。
其间,尽管中方多次就钓鱼岛问题表态,并与日方进行交涉,但日方没有停下其“购岛”进程,使双边关系迅速冷却,迫使中方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甚至打破长期以来即便双边政治关系出现波折、困境也不伤及经济关系的“政冷经热”下限,双边在钓鱼岛处于“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之中,各自在国内相应出现不同形式与程度的抗议活动,经济关系也迅速降温,筹备好的纪念邦交正常化40周年的大多数项目被迫取消。由此出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罕见的“政寒经冷”状态,而这种态势是以日本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政治角力完成的。若从中日关系以至日本与周边地区关系这一角度看,是日本内政的矛盾冲突激发了与周边国家间的矛盾冲突,即内政“绑架”了外交。
2.日本控制与其他周边国家的领土主权争端以免“腹背受敌”
近两年,日本与周边国家的领土争端一直保持较高热度,对外部争端的态度已成为国内政治斗争的重要筹码。不过,在2012年下半年以来的对外岛屿争端中,日本所采取的态度却有些差别,其结果是中日钓鱼岛问题更显突出、激烈。
(1)日对俄“千岛群岛”追索策略的转向。
日俄围绕“千岛群岛(日称北方四岛)”问题经历了2010年及2011年的激烈碰撞,2012年则显示出不同的倾向。2012年7月,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再度视察千岛群岛;8月,太平洋舰队的舰艇编队巡航千岛群岛。但是,日本此次对俄罗斯的反应,没有像以前那样采取多种“强硬措施”应对,也与当下同中韩领土主权之争的表现有所不同。尤其是通过充分利用9月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APEC会议期间日俄两国领导人的会谈,高调渲染两国领导人围绕千岛群岛问题交换意见、野田将于12月访问俄罗斯,届时双方会就悬而未决的争议领土问题进行谈判等;更是将俄罗斯总统普京在APEC会议期间的记者招待会(9月9日)上(关于俄日关系)表示“希望解决所有遗留问题”解读为“俄欲推动日俄之间最大悬案北方领土的解决”。
(2)韩日独岛之争保持“温控”。
韩日独岛之争因韩国总统李明博的首次登岛而再次突出。2012年8月10日,李明博总统在韩国环境部和文化体育观光部长官的陪同下,以“‘环保考察’及向国民介绍郁陵岛和独岛的价值与重要性”为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