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发展状况及前景展望

    作者:陈洪波 林伟 周枕戈 出版时间:2011年11月
    摘要:国际气候谈判举步维艰,2012年后清洁发展机制(CDM)能否持续尚存在不确定性,但市场机制仍将被许多国家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中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可以预见,中国在未来几年将陆续研究制定碳交易相关政策,逐步建立中国国内碳交易市场。中国碳市场建设将通过从自愿到强制、从区域试点到全国统一市场的途径逐步推行,首先规范和促进自愿减排碳交易,其次促进试点省市和重点行业开展限额碳交易政策,同时推动碳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气候变化立法和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核查的制度,并根据国际谈判进程,开展国际或两边碳交易合作的制度,最终建立国内统一并与国际衔接的中国碳市场。

    一 中国CDM市场的发展状况及面临的挑战

    (一)中国CDM项目开发状况及特征

    截至2010年10月底,在国内已经批准的2732个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中有1003个项目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EB)成功注册,其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项目数量约占78.9%、节能和提高能效项目占8.6%、甲烷回收使用项目占5.7%,预计年均可产生减排量2.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约占全球清洁发展机制注册项目减排总量的60.8%193520

    2011年10月,新施行了《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修订)》,以进一步推动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在我国的有序开发和清洁发展机制(CDM)市场健康发展193521。至2011年9月15日,我国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EB)成功注册项目数量增加为1574个,约占东道国注册项目总量的45.70%;预期产生年均减排量约为329248915吨二氧化碳当量,占东道国注册项目预期年均减排总量的63.83%;签发量约为419457044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全球总签发量的57.91%,累计收入超过30亿美元。在全球供需缺口为45266854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情景下,如果已注册的项目有50%能够得到签发,未来每年收入则约可达到10亿美元。此外,我国各地区的资源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地区开发的CDM项目类型也差别很大(见图1)。

    图1 中国分省CDM项目减排量分布

    (二)中国CDM市场面临的挑战

    未来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国内层面,“十二五”期间各种新的节能减排政策法规会加快出台,将使部分项目失掉额外性。节能减排的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可再生能源开发力度加大将压缩CDM项目开发空间。节能减排项目在企业里一般都是技改项目,它给企业带来的是费用的增加而不是收益的增加,节能减排技术进步加快,既影响额外性,也压缩项目开发空间。

    国际层面,国际谈判异常艰难,《京都议定书》的实施期仅涵盖2008~2012年,各国对其有关规定仍存有广泛争议。2012年后,《京都议定书》能否继续,尚未可知,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未来发展路线以及清洁发展机制的未来出路迟迟未能确定,这严重阻碍了各方开发项目的积极性;市场流通方面,至2010年底,全球碳交易市场价值总量约为1419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25%,其中,由于2012年之后时期的制度安排的暂时性缺失,初级CDM市场价值量连续三年走低(见图2),相对2006~2008年的55亿~75亿美元的市场价值总量,2010年初级CDM市场价值总量约为15亿美元,项目合约签发量处于低迷时期,同比降低了约44.44%,对形成统一的国际碳市场产生不利影响。

    图2 全球碳市场价值总量及主要配额市场价值量演进图示

    在发展中国家参与方面,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EB)制定的包括对项目类型、地区分布和工作程序等方面的新规则,趋向于将发展中国家分成不同层次,分别推行不同的市场机制(见表1),该动向已在2012年之后时期配额输入的政策安排中有所反应,这一改变有可能对中国的碳市场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表1 CDM项目开发的双层体系取向*

    二 中国国内碳交易市场建设的政策动向

    过分依赖强制性命令和行政手段应对气候变化的局限性逐渐凸显。“十一五”期间(2005~2010年),中国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促进发展方式转变、调整经济结构的重大机遇,将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采取一系列政策与行动,取得显著成效:单位国内生总值能耗逐年下降,累计约19.06%;能源消耗节约量达6.3亿吨标准煤;产生的二氧化碳减排量约为15亿吨;化学需氧量(COD)、二氧化硫排放分别下降12.45%和14.29%193522。然而,一方面要看到取得这样的成绩是由于各级政府对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高度重视。采取的行政首长负责制和强有力的行政措施,为完成“十一五”期间任务提供了重要组织保证。另一方面更要看到这种主要依赖强制性的命令和行政手段来淘汰落后产能、强行关停高耗能发电厂、钢铁厂和水泥厂,以及提供大量财政补贴等方式的经济与社会成本问题和可持续性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尤其是在2010年,一些地方为了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强行拉闸限电,受到广泛质疑。应当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更多地采取经济的宏观调控手段,建立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效机制。

    碳交易机制正式写入中国最重要的政府文件与国家规划。2009年11月,中国政府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