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全球气候服务框架及中国的行动

    作者:宋连春 周波涛 出版时间:2011年11月
    摘要:为应对气候变率和气候变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挑战,第三次世界气候大会提出了建立全球气候服务框架(GFCS),该框架把气候预测和信息与相关的风险管理相结合,从而为各国决策者和用户提供有效服务。本文详细介绍了全球气候服务框架的发展历程以及框架的建设内容。在此基础上,文中还阐述了中国在全球气候服务框架发展过程中的立场和所作的贡献,并概述了中国气候服务系统的发展思路。

    一 全球气候服务框架的发展历程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上不少地区出现了历史罕见的严重干旱和其他极端气候事件,给许多国家的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特别是严重影响了世界的粮食生产。为应对这一挑战,联合国第六次大会特别联大于1974年要求世界气象组织(WMO)承担气候变化的研究。为此,世界气象组织于1979年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了主题为“气候与人类”的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WCC),来自50多个国家约400人参加了这次会议。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宣言指出,粮食、水资源、能源、住房和人体健康等各方面均与气候具有密切关系。人类必须了解气候,才能更好地利用气候资源和避免不利的影响。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奠定了“人类活动很可能造成气候变化”的科学基础,并呼吁所有国家针对气候变化的威胁采取迫切的国际行动,最终推动建立了世界气候计划(WCP)和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1990年,召开了以“全球气候变化及相应对策”为主题的第二次世界气候大会。本次大会审议了世界气候计划的进展情况,并决定加大对气候研究的支持,加强对全球气候系统的监测,进而推动建立了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同时,以IPCC第一次评估报告为基础,大会呼吁采取紧急国际行动,以阻止大气中温室气体的迅速增加。这一呼吁最终促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的诞生。因此,第二次世界气候大会对加强全球气候系统监测、扩大国际社会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政治意愿和承诺、促进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里程碑意义。

    当前,全球气候正经历着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已逐步显现,体现在冰冻圈、农业、水资源、生态系统、海岸带、人体健康等诸多方面。特别是全球变暖引起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给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因此,适应气候变化、加强气候风险管理成为所有国家的当务之急和优先重点,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因为它们面对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非常脆弱,这也就对气候服务提出了迫切需求。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气候大会以来所取得的长足进步,尤其是世界气候计划、IPCC和全球气候观测系统的建立,为各国开展一系列的气候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大大提高了国际社会将气候知识应用于决策的意识。但是,目前气候服务方面的能力与用户需求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远不能满足当前和未来的需求,而且各种气候信息服务的潜在效益也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需要一个全球框架来组织气候信息的有效流动,并填补空白和弥补不足。

    为此,2009年召开了以“为决策服务提供更好的气候预测和信息”为主题的第三次世界气候大会,旨在充分利用气候预测和信息,促进面向用户的气候服务的发展,强化气候服务在社会经济规划中的应用。第三次世界气候大会的成功举行对深化国际社会理解气候及气候变化产生的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对推动气候信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作用。大会的主要成果是决定建立全球气候服务框架(GFCS)193600,从而确保决策者获得不同时空尺度的气候信息,以适应气候变率和气候变化的风险。全球气候服务框架的建立,是新形势下气象业务服务发展的必然,它将为各国改进气候业务、加强防灾减灾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提供良好的机遇。

    2010年1月,世界气象组织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了气候框架高级别专题组政府间会议,授权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建立了包括中国秦大河院士在内的由14位国际知名人士组成的高级别专题组,负责编写在全球建立气候服务框架的可行性报告。高级别专题组根据全球气候服务框架简要说明中的理念,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编写了《全球气候服务框架高级别专题组的报告》,并于2011年提交给第16次世界气象大会审议该框架及其实施计划。

    二 全球气候服务框架的建设内容

    (一)全球气候服务框架的组成部分

    全球气候服务框架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端到端的系统,以提供有效气候服务,并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阶层的决策,从而避免和管理气候风险。其核心思想包括两方面:一是气候风险应由所有的国家、行业和社区进行系统管理;二是需要新的合作,以有助于在全球范围内提高气候风险管理能力。全球气候服务框架由用户界面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