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11月 |
2012年1月下旬开始,欧亚大陆频遭强寒流袭击,持续暴雪造成了乌克兰、波兰、俄罗斯及日本等国600余人死亡。纵观最近几年,如2006年、2010年、2011年欧亚大陆冬季均出现了比此次更严重的暴风雪和寒流天气,而2007年、2008年和2009年的极端寒冷天气也只是比2012年的影响程度稍弱。由此,很多人产生疑问:气候,是否已经开始变冷?面对日益频繁出现的极端气候事件[1]和灾害[2],我们该如何应对?
一 近百年来的气候变化及认识
(一)近百年来全球和中国气候变化的特点
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3],1906~2005年的百年全球地表温度升高0.74°C,1995~2006年,有11年位列1850年来最暖的12个年份中。不同时期、不同季节全球地表温度的增加速率存在明显差异,1910~1945年和1976~2000年两个时期的增温速率最大,特别是以北半球中高纬地区最为明显。卫星资料分析表明,1978年底开始,对流层中低层大气温度也在升高。海平面的逐渐上升与变暖一致,1961年以来,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为1.8mm/年,而1993年以来平均速率为3.1mm/年。北极年平均海冰面积以每十年2.7%的速率退缩,夏季的海冰退缩率达每十年7.4%。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报告[4],2002~2011年全球地表温度的十年平均值比1961~1990年的均值高0.46°C,比20世纪最暖的十年(1991~2000年)高0.21°C(见图1)。2011年,北极海冰面积再次大大低于平均值,冰冻季节最小海冰面积出现在9月9日,为433万平方千米,比1979~2000年的平均值低35%,这是有记录以来季节海冰面积第二最低值,比2007年的最低纪录仅多16万平方千米。因此,从现有的观测记录看,全球气候变暖不仅表现为地表和大气温度的升高,而且表现在整个气候系统的各个圈层的变化。
图1 1850~2011年全球地表年平均温度距平变化(相对于1961~1990年平均值)
与全球气候变化相比,近百年来,中国地表的变暖趋势与全球基本一致[5]。1951年以来,中国地表平均气温升高了1.38℃,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变暖尤为显著。2001~2010年是中国近百年来最暖的十年,2007年则是最暖的年份[6](见图2)。近50年来,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都呈现升高趋势,华北和华东地区的变暖速率平均为0.2℃/10年以上,东北和西北地区为0.3℃/10年以上。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沿海海平面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平均上升速率为2.6mm/年,高于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速率。2001~2010年,中国沿海的平均海平面总体处于历史高位,比1991~2000年的平均海平面高25mm[7]。
图2 1901~2011年中国地表平均气温距平变化(相对于1971~2000年平均值)
(二)科学认识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变暖在空间和时间上并不是均匀的:有的地方升温速度快,有的地方慢,少数地方甚至表现出降温;从时段上看,有相对的冷期或冷年份,也有相对的暖期或暖年份,但总体趋势是升温的。在最近一百年里,1920~1940年和20世纪70年代至今都是相对暖期,而20世纪的1900~1920年和1950~1970年是相对冷期。尽管近几年北半球部分地区出现了影响较大的严寒天气,但同时期还有很多地区出现了破纪录的高温事件,如2011年12月~2012年1月,北美大部分地区较常年偏高1℃~4℃;2012年1月,北美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6℃,为近65年来的第二高值。另外,1998年后的十年与之前的30年相比,全球气温的上升幅度稍缓,该结论是根据英国哈德莱中心的资料序列得出的,但关于北极地区的资料较少。如果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气候资料,1999~2008年的十年温度仍有微弱的上升,该资料序列由于利用了卫星观测,增加了北极地区的信息。但从近百年看,1998年后仍然是最暖的十年。通常从气候变化角度考察全球变暖趋势是否改变,至少要选取25年或30年的气候态时段,而不能只看几年。因此,从整体上看,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并没有因部分地区部分时段出现的低温天气而发生大的改变。
二 气候灾害的影响及应对
(一)全球和中国的气候灾害
近百年来,在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高温、强降水和干旱等极端事件趋多趋强,极端气候灾害风险不断加大。根据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和国家气候中心自然灾害数据库统计,1980~2011年,全球发生重大自然灾害(造成500人以上死亡,或经济损失6.5亿美元以上)约800起,总共导致了200万人丧生,2.88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和7000亿美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