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11月 |
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大趋势,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必须围绕宏观大趋势进行布局,因势而为、随势而变。近年来,中国的商业银行把低碳信贷作为适应绿色经济发展新趋势、把握低碳经济发展新机遇的一项战略性业务,致力探索,不断实践,以期在新时期的发展转型中寻找到一条更广阔的路径。
一 商业银行发展低碳金融的战略选择
从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金融危机过后,由于绿色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等息息相关,涉及的产业多、关联度大,越来越成为引领世界下一轮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从国内发展形势来看,2006年,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单位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2009年,我国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行动目标;2011年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层面集中体现为绿色经济。绿色经济是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三者的融合,经济决定金融,金融服务于经济,经济发展的大方向和大趋势,也必然是金融发展的大方向和大趋势。对商业银行而言,低碳金融大有可为,适应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新趋势,加大低碳金融业务发展的布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国际、国内绿色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低碳金融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
商业银行的战略选择:一方面,银行以低碳金融的角度,重新审视和优化经营理念、管理政策和业务流程,将环境保护、资源有效利用等作为衡量经营成效的标准之一,通过经营活动引导各经济主体发展绿色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是银行应尽的社会责任。近年来,加强环境和社会风险管控已经越来越成为监管机关对银行经营活动的重要要求;同时,社会舆论越来越多地关注环境和社会问题,商业银行需要承担更多的环境和社会责任也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通过发展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将绿色理念融入商业模式,可以切入中国新兴的节能环保融资市场,发掘新的市场机会,开发、培育新的客户群体,树立绿色金融品牌,为在新时期的发展寻找到一条更广阔的路径,打造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差异化竞争优势;还可以依靠绿色金融的理念和工具,选择优质项目和客户,降低环境和社会风险,提高专业经营和管理能力。
在银行业产品和服务同质化严重的今天,商业银行在传统行业和产品的竞争异常激烈。绿色金融对于银行而言,既可以开辟新的业务领域、实现新的业务增长,又是商业化形式履行社会责任的最佳结合,更是商业银行形成自身经营特色和品牌,实行差异化竞争策略和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契机。因此,作为金融行业中承担资源配置重要角色的商业银行,敏锐地抓住发展绿色经济带来的绿色金融发展机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 商业银行引入赤道原则与绿色信贷实践
(一)商业银行引入赤道原则的国际经验
目前,赤道原则在可持续金融领域受到广泛关注。2002年,国际上一些主流银行和金融机构,比如花旗银行、巴克莱银行、国际金融公司等,在英国的格林尼治共同探讨银行在项目融资过程中,就如何关注环境的问题、社会的问题,应该遵循哪些原则进行讨论,并对此达成一定的共识,这个共识当时被称为“格林尼治原则”。后来一些非政府组织认为,这个原则不应该仅仅是发达国家富人俱乐部的原则,也应该是发展中国家共同遵守的原则。因为发达国家大部分处于北半球,而发展中国家很多处于南半球,既然有南北之分,这个原则就放在中间,叫做赤道原则,无论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共同遵守。赤道原则具体包括十大原则声明、八大绩效标准和八大类、六十二个具体行业的环境、健康、安全指南,既有一整套完备的原则、标准,也有实施这些原则、标准的具体覆盖范围、业务流程和操作方法。与我国现行的环境信贷政策相比,赤道原则具有以下特点:①我国目前的环境信贷政策主要是单项的政策制度,尚未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