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11月 |
20年前,人类的环境盛会——“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由此标志着国际社会将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纳入世界路线和国际政治的主流道路的开始。20年后,2012年6月20~22日,各国政要和各界精英再聚里约,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制定新的航向。20年过去了,人类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实现了多大的进展,未来将走向何方,适时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 里约20年回顾: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进展
里约会议,即全球环境首脑大会,于1992年6月3~14日在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183个国家的代表团,联合国及其下属机构等70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其中,102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亲临会场。
里约大会对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次大会上,与会各国就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主张达成共识,并表达了共同应对环境问题的愿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的道理被广泛接受,“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深入人心。
从直接成果上看,里约大会通过并签署了5个重要文件,其中《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提出建立“新的全球伙伴关系”,为今后在环境与发展领域开展国际合作确定了指导原则和行动纲领,也是对建立新的国际关系的一次积极探索。
里约会议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在一些关键的问题上也暴露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歧和矛盾。分歧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强调各国对全球环境恶化负有共同责任,而发展中国家强调发达国家对地球环境危机负有主要责任;发达国家要求的“重环境,轻发展”是在现有的经济基础上改变资源浪费、降低环境负荷和环境损害,而发展中国家强调贫困和不发达是无力有效保护环境的根本原因,应在消除贫困、实现财富公平分配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发达国家偏于重视全球性环境问题,而发展中国家则认为一些“全球性”和“区域性”问题是相互关联的,区域性问题可导致全球性问题的发生等。
可以说,里约会议是继斯德哥尔摩会议和《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之后,又一个里程碑式的环境会议。它最大的成功在于促进了各国政府把宽泛的政策目标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并通过经济的、行政的以及制度的手段在管理环境方面作出了初步的尝试。
在里约大会的推动下,2002年8月26日至9月4日,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会议为纪念里约会议10周年而举行,也称“里约+10”会议。会议最终通过《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承诺》和《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执行计划》两个文件,前者重申了各国对执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坚定承诺,后者则为实施《21世纪议程》确立了更为明确的目标,并在多数项目上确定了行动时间表,其中包括消除贫困的千年目标、生物多样性保护、下一代人资源保护战略等。
时至今日,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提出20年。回望过去的20年,国际社会在可持续发展领域既产生了诸多积极的变化,同时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第一,《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诸多环境公约相继生效。全球性、区域性、双边环境保护公约、条约和议定书不断出台,公约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有关公约正在实施,有的已经产生相对较好的效果。
第二,各国政府做了大量努力,将可持续发展纳入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150个国家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2000多个城市制定了地方《21世纪议程》。
第三,国际组织致力于可持续发展。联合国于1993年成立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审议《21世纪议程》在全球的执行情况。同时成立了以专家为主体的可持续发展高级咨询委员会,为联合国秘书长处理环境事务提供咨询、建议。
第四,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虽然日渐为世界各国所接受,但是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很少有国家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仍存在着多种理解,其实施也面临多种困难和挑战。
第五,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技术转让方面,承诺和实际行动之间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可以说,里约大会召开20年以来,一方面,可持续发展在全球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美国、加拿大、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区域以及中国、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先后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另一方面,由于缺少强制性的法律规范,一些国家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性进展十分有限。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