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年10月 |
一 改革开放30年重庆市女性教育的发展与成就
(一)女性接受教育总体水平大幅提升
教育发展总体水平的提升是女性教育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本报告主要依据1978、1997、2006年这三个对重庆有特殊重要意义年份的数据,分析比较改革开放30年重庆教育发展的态势和取得的成就(参见表1)。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重庆有普通高等学校13所,在校学生数1.64万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76所,在校学生数2.56万人;普通中学2948所,在校学生数163.16万人;普通小学25002所,在校学生数403.59万人。经过改革开放近二十年的发展,到1997年,重庆有普通高等学校22所,在校学生数8.38万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81所,在校学生数7.88万人;普通高中279所,在校学生数13.39万人;普通初中1327所,在校学生数86.90万人;普通小学16261所,在校学生数285.43万人。经过直辖十年的发展,到2006年,重庆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大幅提高,有普通高等学校38所,比1978年增加25所,比1997年增加16所;在校学生数40.51万人,是1978年的24.7倍,是1997年的4.8倍。高中阶段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有普通中等专业学校30所,在校学生数10.67万人,是1978年的4.17倍、1997年的1.35倍;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83.0%,比1999年提高了21.4个百分点;普通高中在校学生人数达到50.61万人,比1997年增长2.8倍。基础教育和成人教育全面发展,实现“两基”目标,“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全市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人口所占比重由1997年的11.5%,提高到2006年的16.4%,提高4.9个百分点。
重庆女性教育总体水平的大幅提升,是在改革开放30年重庆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特别是直辖十年取得历史性巨大成就,整体水平极大提高的背景下实现的。女性教育总体水平的大幅提升主要体现在:一是女性接受教育的人数和规模增长幅度大。到2006年,接受各级各类教育的在校学生总数达到595.02万人,其中女性学生总数达到379.82万人,占总数的63.83%;女性学生数是1997年的1.79倍,比直辖前20年增长数十倍,比1997年增长79%。二是女性接受各级各类教育的比例提升幅度大。据2001~2006年的统计,重庆市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已由42.2%上升到49.0%,目前学生男女比例已大致持平。女性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由1997年的41.42%提高到2006年的47.29%,比1997年提高了5.87个百分点。女性接受基础教育的比例提升幅度更大,2006年“两基”人口覆盖率提前一年达到100%,与直辖前的1996年相比,“两基”人口覆盖率增长82个百分点,其中适龄女童已达到99.95%。女性接受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比例增长,到2006年,成人中小学和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在校女生人数已分别占同类学生的53.4%和44%。三是女性教师队伍规模增大结构更趋合理。2006年重庆市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33.24万人,教职工总数是1997年11.62万人的2.86倍,比1997年增长186%;2006年重庆市女性教职工数15.24万人,专任女性教职工数12.74万人。女性教职工和专任女性教职工规模增长且从事高中及其以上教育工作的女性增长幅度大,为教育的和谐发展特别是女性教育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保障。
表1 重庆市1997、2001、2006年在校女学生数及增长幅度
(二)女性接受义务教育得到充分保障
女性接受义务教育的状况,既是女性受教育基本权利实现程度的体现,也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自改革开放以来到1997年直辖前的20年,重庆市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义务教育,为适龄女童接受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重庆市积极推动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1980年贯彻落实中央决定,把普及小学教育作为工作重点并加快了建设步伐,1986年先后制定《关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意见》、《关于贯彻〈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意见》,并于1986、1987年分别对全市所有区县普及小学教育进行合格验收和巩固教育成果复查。到1990年,全市小学普及率达到96%,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的比例达到80.4%。到1997年,全市小学入学率达到99.96%,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的比例为90%。小学、普通初中在校女学生比例分别为47.60%和45.76%。[1]
直辖以来,重庆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两基”作为“科教兴渝”的奠基工程,摆在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管理、狠抓落实,集全民之智,举全市之力,以前所未有的支持力度,加快工作步伐。从1997~2007年,全市“两基”工作经历了高速度、超常规发展和解决遗留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