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2008年互联网文化现象述评

    作者:许苗苗 出版时间:2009年02月
    摘要:

    2008年,中国网民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年度主题事件、年度网络文化事件呈现多项热点。互联网作为重要现代传媒,已渗透公众生活,网络文化更成为当代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网络文化日渐丰富多元,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力逐步加大,同时,也对网络的规范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08年对于中国和中国网民来说,是有着特殊意义的一年。2008年7月24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最新数据表明: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正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互联网大国。[1]CNNIC的调查还显示,中国网民首选的互联网应用发生了转移,文化娱乐项目成为我国互联网最重要的网络应用模式,前七类网络应用的使用率依次为:网络音乐(86.6%)>即时通信(81.4%)>网络影视(76.9%)>网络新闻(73.6%)>搜索引擎(72.4%)>网络游戏(59.3%)>电子邮件(56.5%)。即时通信、电子邮件的普及,标志着互联网已成为人际沟通的又一重要工具。网络新闻、搜索等功能则拓宽了公众信息来源,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传统印刷媒体读者。娱乐类的网络音乐、网络影视、网游等项目的排名明显靠前,94.2%的网民对互联网的娱乐功能予以正面评价。互联网娱乐功能成为网民快速增长的拉动因素之一。

    就区域而言,北京市在互联网发展和信息化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08年1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情况统计报告》[2],从地域上看,北京和上海的互联网发展水平最高,其中北京的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46.6%,略高于上海,北京居民中即将有半数居民使用互联网。

    一 网络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2008年6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赴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并在人民网“强国论坛”通过视频直播与网民进行了在线交流。这一事件标志着网络已从一个新兴高技术媒体转为与电视、报纸等齐头并进,日益登上主流地位的媒体。胡锦涛强调,要加快形成依法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规范有序的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切实维护国家文化信息安全。此次国家主席公开上网与网民对话的行为是国家领导对互联网地位和作用的一种认可。

    网络媒体具有进入门槛低、应用范围广、内容含量大等特点,吸引了大批受众。早期的网络应用局限于网络聊天、电子邮件、论坛、游戏等形式,在高校中流传,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受众的增加,具有特色的网络文化诞生并成为当代文化的重要部分,热点事件层出不穷,其中不少跃居当年度中国文化事件的焦点。

    如1999年末“网易”、“榕树下”两家网站分别举办的“网络文学大赛”,邀请了王蒙、刘心武、丛维熙、莫言、贾平凹、王安忆、王朔、余华和陈村等当代文坛重量级人物出任评委,并将邢育森、李寻欢、宁财神、安妮宝贝等网络名人带入公众的视野。从此,公众认识到网络文学不再是个别人即兴的断简残篇,其中不仅能够产生有影响的作家,还孕育着无限商机。自2000年起,与网络文学相关的产业,如网站、网络出版、电子读物等,成为网络媒体的销售热点,并为其他媒体如纸质图书、广播电视节目等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2002年下半年,“博客”一词开始在网络上流传。最初,它被看做“网络日记”或“日志式个人主页”,仅仅作为一种网页架构模式。但随着“博客网”的积极宣传,博客一度成为知识精英在网络上发表言论的专门阵地。2005年,“新浪博客频道”的大力推动使更多人了解了博客,作家、企业家尤其是娱乐明星的加入更把博客变成公众娱乐的聚会之所。充分发挥网络技术优势的“闪客”、“拍客”、“播客”等更是层出不穷,博客成为诸多丰富多彩的原创文化形式的发源地。

    随着网络参与人数的增加,网络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各种潜在问题也暴露出来。如2006年“铜须事件”、“虐猫事件”等引发的“人肉搜索”行动,已由网上蔓延至网下,严重影响了当事人的正常生活。2007年度,网络文化的影响更加突出,“虐师门”视频的流传挑战公众道德底线;“南京烧狗”本是讨论动物与人和谐相处的话题,却因易中天等名人的口战升级为公众娱乐事件。当然,互联网也在诸多公众事件中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在2007年“黑砖窑事件”中,当事人在网络论坛中发表的求助信被迅速转贴,引起了众多媒体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专项行动组迅速成立,上百名童工终于从黑心包工头的魔爪下被拯救出来。

    1998年,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副秘书长在新闻委员会第二十届年会上称互联网为第四媒体,并多次强调网络在传播方面的巨大作用。[3]十年间,互联网在受众数量、信息数量、影响面等方面都有了飞跃,网络文化成为大众文化,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