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生态文明与“两型社会”建设

    作者:湛中维 肖琳子 出版时间:2009年08月
    摘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报告进一步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生态文明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的理念被写入党代会报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重大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发展理念适应时代要求的与时俱进和升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的更高要求。生态文明源于工业文明,又高于工业文明,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建设“两型社会”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为全面清醒认知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更好地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有必要加强对生态文明的背景及发展历程、内涵与特征以及与“两型社会”建设的关系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报告进一步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生态文明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的理念被写入党代会报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重大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发展理念适应时代要求的与时俱进和升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的更高要求。生态文明源于工业文明,又高于工业文明,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建设“两型社会”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为全面清醒认知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更好地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有必要加强对生态文明的背景及发展历程、内涵与特征以及与“两型社会”建设的关系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一 人类文明的背景及发展历程

    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人类文明的发展,既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作用和相互协调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从较低级的文明阶段向更高级的文明阶段发展的过程。人类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人类社会大约经历了400万年左右,按照生产力发展水平来划分,通常认为,人类文明先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阶段。

    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这一阶段,人与自然浑然一体,人类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一样,遵循自然规律的生存法则,主要通过采集、狩猎、捕鱼等方式,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取所需要的生活资料。随着人脑的不断进化,产生了语言,人类逐步走向群居,人类社会的初级形态开始出现,但人类对自然界的力量是相当弱小,人类仍然依赖自然、顺从自然,对自然的开发和支配能力极其有限。同时由于对许多自然现象的不解以及对自然灾害和猛兽的恐惧,人类将自然视为某种神秘力量的化身,顶礼膜拜。正如恩格斯所说:“在原始人看来,自然力是某种异己和神秘的、超越了一切的东西。在所有文明民族所经历的一定阶段上,他们用人格化的方法同化自然力,正是这种人格化的欲望,到处创造了许多神。”这一时期,石器、弓箭、火是原始文明的重要的发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依赖自然、顺从自然、崇拜自然,自然是人类的主宰,人类是自然的奴隶。原始人和自然界共生共存、共同进化的方式,体现着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天然和谐关系,即原始的“天人合一”形态的原始文明。原始文明是一种初始的低级文明形态。

    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社会发展到大约距今1万年前,人类由原始文明进入农业文明。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是人类逐步学会和掌握了种植和畜牧技术,人们不再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而是通过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来获取人类生存的物质资料,同时人类开始懂得利用畜力、水力、风力等来发展生产,人类的生活逐步变得相对稳定。一些重要的技术成果如青铜器、铁器、陶器、文字、造纸、印刷术等开始出现,特别是冶铁业的出现,使得铁器农具得以广泛运用于劳动生产,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由被动接受自然“赐予”变为主动向自然“索取”,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完全依赖自然、顺从自然的局面。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主观能动性得以显现,支配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对自然的原始敬畏渐渐消失,人类不再完全是自然的奴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由过去的依赖、崇拜而转变为开发和适应自然。这一时期,人类在利用和开发自然的过程中,也造成了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如大量砍伐森林、过度垦殖和放牧等,使得一些区域的生态环境遭到较为严重的破坏,但总体来说,这种破坏还只是局部的,尚未超出自然的自我调节和承载能力的范围。从全球范围来看,农业文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有限的,这种破坏性仅仅表现在局部区域,还没有造成全球生态系统的恶化,所以,农业文明仍属于“绿色文明”。相比原始文明,尽管农业文明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