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年08月 |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长株潭城市群经济发展须向循环经济模式转换。本文在对城市群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的理论分析基础上,从长株潭城市群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及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出发,探讨其选择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必要性和主要内容。
一 城市群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的理论分析
1.经济发展模式概述
从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对资源、环境影响的角度考察,经济发展主要有三种模式。
(1)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所谓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是指“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其表现为“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线性过程。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自然资源的无限性,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从自然界获取生产所需的资源;二是自然生态系统自净能力的无限性,自然生态系统完全可以自我化解和消除经济社会发展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这种线性经济发展模式中,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高强度地开采和消耗资源,同时高强度地破坏生态环境,从而导致资源的短缺以及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面对这种发展模式带来的严重后果,人们开始理性反思,由此探寻如何建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2)过程末端治理模式。过程末端治理模式以“先污染、后治理”为特征,强调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采取措施治理污染。其进步性表现在经济主体有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主观努力和作用,但忽视生产过程的无害化,而仅仅着眼于事后补救,这势必要付出高昂的成本和代价,而且生态恶化难以遏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都难以达到预期目标。这是一种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而换取经济繁荣的道路。在工业化初期,大多数国家都是采取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为了追求利润采用低成本工艺,把大量有用资源当作废物排放到自然界中,使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3)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和“过程末端治理模式”合理的革命性的发展和创新,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资源生态环境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其倡导的是一种与生态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以达到减少进入生产流程的物质量、以不同方式多次反复使用某种物品和废弃物的资源目的,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式循环过程,实现“排放废物”到“净化废物”到“利用废物”的过程,达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的目的。
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相比,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第一,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立在资源循环利用的基础之上,可以充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和保护生态环境。这是符合当前我国“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的经济发展模式。第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动方式和规律,可以充分做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够实现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多维发展。这是与建设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模式。第三,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强调节约资源,有效利用资源,在生产和消费中以最小成本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且采取的是低开采、低投入、低排放、高利用的发展模式,可以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选择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客观必然性
城市群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指将循环经济观引入城市群区域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是一种以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为目标的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其遵循生态系统和经济活动系统的基本规律,以经济效益为驱动力,以绿色GDP核算体系和可持续协调发展评估体系为导向,按照“3R”生产法则,通过优化产品生产至消费整个产业链的结构,实现物质的多极循环使用和产业活动对环境的损害程度达到最小的一种生产经营模式。其实质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