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年03月 |
金融危机对平顶山市经济,尤其是以重工业和资源型工业为主的工业经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冲击。面对危机,平顶山市委、市政府积极应对,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金融危机对全市经济的影响。但是,长期的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不合理状况造成全市经济复苏过程中呈现反复和波动。本文试图从经济结构入手,深入分析平顶山市产业结构现状,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一 平顶山市产业结构呈现的主要特点
1.三次产业结构明显改善
近年来,平顶山市积极调整工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成效。2009年,初步统计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140亿元,同比增长12.1%,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12亿、714亿和314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9.9∶62.6∶27.5(见表1),2009年第三产业出现快速上升趋势,三产结构处于产业结构加速转型的关键期。
2.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1)轻重工业结构出现积极变化。平顶山市是资源型重工业基地,长期以来轻工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重工业。近年来,在持续加快发展重工业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轻工业发展步伐逐渐加快。到2009年,轻重工业比重为12.3∶87.7,轻工业的比重与“十五”末期相比,上升1个百分点。
(2)行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从非煤行业发展情况看,“十一五”期间,平顶山市行业结构出现喜人变化,煤炭行业比重进一步下降,非煤行业实力得到提升。2009年,煤炭行业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8.5%,比“十五”末期下降0.9个百分点;非煤行业工业增加值比重为61.5%,比“十五”末期提高0.9个百分点(见表2)。
表1 2005~2009年前三季度平顶山市三次产业增加值及比重
表2 2005年来平顶山市煤炭行业占全市比重变化情况
在非煤行业中,钢铁、机电、电力行业主导地位稳中有变。2009年钢铁行业比重与“十五”末期相比,出现大幅滑落,减少3.3个百分点,原因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市场需求明显减弱,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机电行业在“十一五”期间稳步发展,比重比2005年小幅下降0.9个百分点。电力行业通过“上大压小”,一批小火电机组被关停,同时2×60万千瓦投入运行和鲁阳电厂开工在建,为全市电力行业更新换代输入了新的活力。化工、纺织扩张放缓,比重有所下降。与2005年相比,分别下降2.2个百分点和1.1个百分点。炼焦行业小幅提高,与2005年相比,提高0.4个百分点(见表3)。
建材行业完成换代升级,比重提升。旋窑干法水泥生产线取代立窑水泥生产线;空心砖、轻质砖取代黏土实心砖。在实现换代升级的同时,建材工业规模进一步发展壮大,2009年建材行业比重比“十五”末期提高3.1个百分点。
表3 2005年来平顶山市行业比重变化情况
(3)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全市工业经济极具潜力的增长点。2009年,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6.9%,比“十五”末期提高16个百分点。非公有制工业企业701家,比“十五”末期增长138.4%,年均增长24.2%,高出全市平均增长率3.8个百分点;非公有制企业单位数占全市的比重比“十五”末期提高了8.6个百分点。天瑞集团、汇源化工、舞钢中加、洁石建材、天广水泥、银龙纺织等一批民营企业对全市工业经济的发展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3.就业结构调整加快
第二、三产业成为最具吸纳劳动力的产业领域。2009年末,平顶山市全社会就业人员达297.9万人,比2005年增加2.32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为151.6万人,比2005年减少15.1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为79.2万人,比2005年增加17.0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数达67.17万人,比2005年增加0.42万人。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结构由2005年56.4∶21∶22.6调整为50.9∶26.6∶22.5,第二、三产业产值和就业比重持续上升,就业结构变动速度高于产业产值变化速度。因此,相对于产业结构变动而言,就业结构调整加快。
4.社会需求迅速扩大,投资和消费共同拉动经济增长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由于平顶山市净出口比例较低,对整体经济的影响较小,平顶山市经济的需求结构变动主要表现为消费和投资之间的此消彼长。
(1)投资率不断上升,消费率趋于下降。平顶山市投资率一直很高,相对较高的投资率加速了资本积累,支持了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