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年03月 |
开放型经济是充分利用内外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最优要素组合和资源配置效率的一种经济模式。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发展,为各个国家、地区乃至企业,有效利用世界范围内一切机会,集成全球优势生产要素,形成自身竞争力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中原经济区作为发展洼地,发展要素层次低,要实现中原崛起,离不开对外部条件的充分利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和外部环境变化的新趋势,迅速改变开放型经济发展滞后的状况,扩大利用外部资源要素,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提升,是目前中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大任务。
一 开放型经济发展回顾与评价
改革开放32年来,我国抓住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性机遇,加快对外开放,全面融入了国际分工体系。我国对外开放走的是“渐进式”道路,采取的是“梯度开放”战略。这既体现在开放内容由“外向型经济”到“开放型经济”的逐步转换上,也体现在东、中、西部不同区域梯次开放的时间上,并对地处中部的河南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速度、方式和质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进程
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78~1991年特区先试先行对外开放阶段;1992~2001年外向型经济高速发展阶段;2001年11月以后,以加入WTO为标志,进入开放型经济全面发展阶段。
1.设立特区先试先行
1979年7月,国家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市划出部分地区试办经济特区,利用它们地处沿海特别是毗邻港澳的地域优势,先行开放试点。随后沿海、沿江、沿边依次推进。1984年5月,开放了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2月,分两步开放长三角、珠三角、闽南厦漳泉三角洲和辽东半岛、胶东半岛。1988年4月,设立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省。1990年4月,开发和开放浦东新区,1991年,开放满洲里、丹东、绥芬河、珲春4个北部口岸,以及批准上海外高桥、深圳福田、沙头角、天津港等沿海重要港口设立保税区。
这一时期,中国对外开放最基本的特点是出口导向。开放目标上,主要是出口创汇,解决国内经济发展资源瓶颈问题。开放区域上,以特区、保税区等“点”状开放为主,沿海、沿边推进。开放政策上,推行进口替代和鼓励出口并举的贸易政策。经济管理上,实行特殊的管理体制。发展成就上,改变原来的与世界经济隔绝的封闭式发展模式,在沿海(主要是珠江三角洲)发展了“三来一补”工业,推动了加工贸易的发展,加强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
2.外向型经济高速发展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后,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加速推进阶段。一是以上海浦东为龙头,开放了芜湖、九江、黄石、武汉、岳阳、重庆6个沿江城市和三峡库区,实行沿海开放城市和地区的经济政策。二是开放哈尔滨、长春、呼和浩特、石家庄4个边境和沿海地区省会城市,开放珲春、瑞丽、凭祥等13个沿边城市,鼓励沿边城市发展边境贸易和与周边国家经济合作。三是开放太原、合肥、南昌、郑州、长沙、成都、贵阳、西安、兰州、西宁、银川等11个内陆省会城市,随后又陆续开放了一大批内陆县市。四是国家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到广大西部地区。至此,中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地域格局基本形成。
这一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主要特点是面向国际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开放目标上,是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国内经济发展。开放区域上,渐次由特区→沿海→沿江→沿边→内陆,由点状开放向区域全面开放。开放政策上,引进外资和利用外资带动出口成为出口导向战略实施的重点。管理体制上,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逐渐建立了既符合国际规范,又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成就上,成功构筑了承接国际资本产业转移的平台,在中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形成了国际先进制造业的加工中心,“中国制造”迅速风靡世界市场,加快了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
3.开放型经济发展格局形成
以2001年11月加入WTO为标志,我国进入了全方位开放发展的新阶段,无论对外开放的制度安排、战略部署和政策措施,都从基本立足于沿海地区转变为面向全国。主要表现为:地域上由经济特区再由沿海沿边地区再到全国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