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年03月 |
信阳市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是江淮河汉之间的战略要地,素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之美誉。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山川秀美,生态良好,是全国44个交通枢纽城市之一,“信阳毛尖”更是饮誉古今中外。“十一五”以来,地处豫之南的信阳立足市情,聚焦发展,锐意进取,坚持不懈地推进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三化”协调发展,逐步走出了一条有信阳特色的经济振兴之路。
一 “三化”发展成效突出
“十一五”时期,信阳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聚力“三化”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工业小市向工业大市、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中等城市向区域性中心城市跨越(简称“三大跨越”),“三化”水平明显提升。预计2010年,全市工业化水平接近40%,城镇化水平达35.9%,分别较“十五”末提高近10个和8.5个百分点,农业现代化水平同步大幅提升。
1.现代农业长足发展
农业经济稳定性增强。农村和农业生产条件极大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显著增强,农业经济一改以往“五年两减产”或“五年三减产”的局面,连续五年保持稳定增长。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全市粮食生产首度跨入百亿斤俱乐部,连续7年增产丰收,连续3年稳定在110亿斤以上,持续增产的时间跨度之久为新中国之最。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基本形成。优质专用小麦、优质水稻、专用棉花、双低油菜等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茶叶、花卉、果木、食用菌、花生、芝麻等特色农产品经济区生产集中度不断提高,名、优、特农产品供给、市场占有率及效益显著提升。与此同时,生产方式规模化、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科学化、增长方式集约化、生产经营市场化、生产组织社会化等诸多方面实现较快发展。
2.工业主导地位确立
信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由“十五”末的366家发展到2010年末的1204家,推动工业增加值由153.24亿元增加到400亿元左右,5年翻一番还多,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自2008年持续全面超越第一、三产业比重,成为全市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工业主引擎作用彰显。“十一五”前4年,工业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依次为37.6%、46.5%、44.2%、37.8%,预计2010年工业经济贡献率将超过前4年,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工业效益显著改善。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由“十五”末的224.1亿元增至2010年超千亿元,有力支撑了工业经济的蓄能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由10.25万人增至16.73万人,2010年还将较大幅度地增加,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
3.城市建设全面发展
全市发展承载力日益增强。信阳市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投资规模从“十五”末的15.6亿元快速扩张至2009年的70.9亿元,使中心城区面积由48平方公里拉大到66平方公里,道路、供电、供水、燃气、通信等公共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承载发展的能力大大提升。城市新区光彩夺目。新区建设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累计投入60多亿元,循序打造“一轴、三组、三带、三环、三节点”总体景观,目前新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已粗具雏形,成为信阳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文化铸魂提升内涵。充分挖掘特色自然资源,建成百花园、博物馆、浉河景观带、浉河新八景等新景观,融悠久的茶文化与城市建设为一体打造中国茶都,塑造信阳魅力新姿。5年来,信阳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20强、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中国创业之城、中国休闲城市、中国最具绿色竞争力城市等诸多殊荣。
4.发展与生态相得益彰
“三化”的协调发展,推动信阳市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十一五”时期全市首度实现6个“1”突破:经济总量、金融机构存款、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0亿元,人均GDP突破1万元,粮食产量突破100亿斤,对外出口突破1亿美元,为“十二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经济加快发展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再谱华章,通过开展“六城联创”活动、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强化林业生态建设,全市环境生态优势得到保护和巩固,森林覆盖率达到34.4%,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7%,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继续保持100%,居住环境优美宜人,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国家级园林城市。城市知名度、美誉度的提升,产生了“巢引凤”、“凤还巢”效应:外乡投资者慕名纷至,在外游子返乡忙创业,信阳已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