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济源市:努力建设中原经济区新兴中心城市

    作者:王军霞 李春红 刘金霞 孔小兵 出版时间:2011年03月
    摘要: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后,河南省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提出《河南省十二五规划建议》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这两个全新的纲领性文件指明了河南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济源上下正在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就济源主动融入中原经济区发展本文展开分析研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后,河南省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提出《河南省十二五规划建议》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这两个全新的纲领性文件指明了河南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济源上下正在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就济源主动融入中原经济区发展本文展开分析研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一 济源概况

    济源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是传说中愚公移山故事的发祥地。面积1931平方公里,人口68万。1988年撤县建市,1997年升格为省辖市,2003年被列入河南省“中原城市群”,2005年被列为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十一五”时期,济源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城乡一体化统揽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不断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发展新跨越。初步预计,2010年,济源全市生产总值完成330亿元,同比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18亿元,增长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4亿元,增长2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7亿元,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9.5亿元,增长18.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330元,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440元,增长10%;城镇化率达到50%,各项指标均居全省前列。

    二 准确定位,主动融入中原经济区

    济源市经济总量虽小,但人均高、增幅快。“十一五”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创造了条件、积蓄了潜能。“十二五”时期,济源要紧紧抓住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发展机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城乡一体化为主战略,以富民强市为中心任务,力求在全省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把济源建成中原经济区西部经济高地。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济源将着力加快实现“两个率先”,着力打造中原经济区“四区三基地”。

    1.发挥优势,主动融入中原经济区

    经过多年的加快发展,济源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优势十分明显:一是产业优势,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铅锌基地和河南省重要的钢铁、能源、化工、装备制造基地,形成了产业集群式发展、高端式发展的良好态势,工业化水平达到81.4%,高于全省22.9个百分点,处于工业化的后期阶段。二是区位优势,地处豫西北、晋东南交会处,自古就有“豫西北门户”之称,交通便利,焦枝、侯月铁路在境内交会,207国道穿境而过,济洛、济焦、济运、济晋高速公路形成“十”字形框架,再加上未来城际铁路的建设,济源在豫西北、晋东南的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凸显。三是生态优势,先后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2.9%,比全省高出22.74个百分点,城市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16天,占86.5%,连续4年成为全省环境质量良好城市。四是体制优势,省直管的特殊体制,减少了行政环节,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促进了济源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五是“愚公移山”的精神优势,创大业、不怕难,已成为济源人的特有品质。六是活力优势,省委卢展工书记指出:济源最大的优势就是有活力,今后要更好地发展,一定要研究怎样使这个城市仍然能够充满活力。

    2.打造“四区一基地”,建设中原经济区新兴中心城市

    根据河南的发展定位和战略布局,结合济源现实基础,济源有条件成为“城乡一体化先行区”、“沿边开放合作示范区”、“南太行沿黄生态屏障区”、“改革创新试验区”和“新型有色、装备制造、能源基地”,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1)城乡一体化先行区。济源被确定为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以来,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三个率先”:率先在全省实现自然村通硬化路、率先在全省全面实现饮水安全和村村通自来水、率先出台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首批进行新农保试点;取得“三个领先”:农村清洁能源(沼气、管道燃气)使用率29.6%、财政支农资金占财政支出比例14.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8.34%,三项指标均居全省第1位;走出“三个前列”:城镇化率49.01%,城乡居民收入与2009年相比2.2∶1,农村自然村垃圾集中处理率36%,均位居全省前列。“十二五”,济源要以城乡一体化为主战略,强化中心城市带动,加快扩张中心城区规模,加快三个复合型组团和三个产业集聚区融合发展,提升三个重点镇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在全省统筹城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