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中国城镇化转型与中小城市发展

    作者:魏后凯 出版时间:2012年09月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城镇化转型与中小城市发展的情况。首先描述了中国城镇化的演变历程,之后分析了中国现行城镇化模式及其弊端,然后介绍了新时期中国城镇化的战略转型情况及方向,最后认为应加快中小城市发展的战略选择。

    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达到6.91亿,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关口,达到了51.27%,城镇常住人口超过了农村常住人口。人口城镇化率超过50%,这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表明中国已经结束了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开始进入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的城市时代。然而,长期以来,中国城镇化呈现典型的粗放外延发展特征,城镇化推进速度快、质量低,资源环境代价大,城乡关系不协调。因此,积极推进城镇化战略转型,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着力提升城镇化质量,将是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必须高度重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突出地域特色和产业支撑,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走专业化、特色化和生态化的道路。

    一 中国城镇化的演变历程

    根据城镇化的推进速度和演变特点,大体可以把新中国成立以来城镇化的历程分为波浪起伏时期(1949~1977年)、稳步推进时期(1978~1995年)和加速推进时期(1996年之后)三个时期(见图1)。

    图1 中国城镇化的阶段划分

    波浪起伏时期(1949~1977年)。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呈现波浪状推进的特点。这一时期又可分为6个不同阶段:一是1949~1953年的恢复和稳步推进阶段,这期间全国城镇化率由1949年的10.64%增加到13.31%,年均提高0.67个百分点;二是1954~1955年的停滞阶段,全国城镇化率在13.5%左右徘徊;三是1956~1960年的城镇化大冒进阶段,全国城镇化率由1955年的13.48%迅速扩张到19.75%,年均提高1.25个百分点,超出了当时国民经济的承受能力;四是1961~1963年的反城镇化阶段,3年内全国城镇化率下降了2.9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减少0.97个百分点;五是1964年的恢复性增长阶段,当年城镇化率急剧增加了1.53个百分点;六是1965~1977年的停滞和衰退阶段,这期间中国城镇化率一直在17.5%左右徘徊,并呈现微弱下降的趋势。

    稳步推进时期(1978~1995年)。改革开放以来直到1995年,中国城镇化呈现稳步推进的特点。在这一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也在稳步提升,由1977年的17.55%提高到1995年的29.04%,18年内城镇化率提高了11.4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了0.64个百分点。其中,在1978~1987年间,全国城镇化推进的速度较快,年均提高0.78个百分点;而在1988~1995年间,由于受1989年治理整顿政策的影响,全国城镇化速度趋于放缓,平均每年提高0.47个百分点。总体上看,这一时期虽然全国城镇化在稳步推进,但由于工业化推进较快,加上历史时期各种矛盾的积累,导致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

    加速推进时期(1996年之后)。自1996年以来,中国的城镇化进入了加速推进时期,至2011年16年间城镇化率平均每年提高1.39个百分点,远高于1950~1977年平均每年提高0.25个百分点和1978~1995年平均每年提高0.64个百分点的速度。其中,在“十一五”期间,全国城镇人口由2005年的56212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66557万人,5年内共新增城镇人口10345万人,平均每年增加2069万人;城镇化率由42.99%提高到49.68%,平均每年提高1.34个百分点(见表1)。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达到69079万人,城镇化率达到了51.27%,比上年提高1.59个百分点,继续呈现加速推进的态势。

    表1 各时期中国城镇化速度比较

    中国城镇化进程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总体上看,东部和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而中西部地区较低;东部和中部地区推进速度较快,而东北地区推进速度较慢。2010年,东部和东北地区城镇化率已分别达到59.7%和57.7%,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只有43.5%和41.4%,西部比东部和东北地区分别低18.3个和16.3个百分点(见图2)。从2000年到2010年,全国城镇化率平均每年提高1.35个百分点,其中,东部和中部地区分别年均提高1.44个和1.38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年均提高1.27个百分点,而东北地区仅年均提高0.56个百分点。这期间,东部与西部地区间城镇化率差距由2000年的16.6个百分点扩大到2007年的18.0个百分点,2010年进一步扩大到18.3个百分点;东中部间差距也由15.6个百分点扩大到16.2个百分点。

    图2 中国四大区域城镇化率的变化

    二 中国现行城镇化模式及其弊端

    总体上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本上走的是一条粗放外延式的城镇化道路。一方面,城镇化推进呈现高速度、低质量的特点,农民市民化程度低,城镇化速度与质量不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