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基于实证研究的教育政策传播问题及其策略分析

    作者:郑广嘉 李慧敏 尹翠莉 出版时间:2013年03月
    摘要:

    自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教育政策,但是传播效果并不明显,公众对其知之甚少。本篇文章中,研究人员通过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和《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八条措施》三个个案的研究后发现,政府、媒体、公众三方在教育政策传播过程中未形成良性对话:政府偏重信息发布,政策解读较少;媒体对政策的报道稳定度较低,且对公众的态度关注较少;公众则在碎片化的传播中缩短了其思考时间,无法正确理解政策。在政策的传播过程中三方都没有充分利用新媒体。针对上述问题,研究小组结合角色扮演理论,认为各方在教育政策传播过程中应扮演好相应的角色:政府部门是政策的发布者和解读者,媒体是桥梁,是报道者、监督者和沟通者。最后,各方应重视新媒体的功能,积极构建我国的公共空间。

    Abstract:

    Since Compulsory Education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as been issued and implemented in 1986,China released a number of education policies.However,the effect of education policy dissemination has not been obvious.These policies are not well known by general public.In this paper,researchers analyzed three cases by content analysis method.We found that there is not a virtuous dialogue among government,media,and general public.Government emphasis on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but ignore the interpretation;media lacks stabile report on these policies and pays less attention to public attitude;general public shorten their time to think in the fragmented mode of transmission so that they can’t understand policies correctly.All of the three characters have not taken full advantage of new media.To resolve these problems,researchers cite role-paly theory to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In the process of policies dissemination,government should be the promulgator and the interpreter;media should be the reporter,the supervisor and the communicator.It is necessary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new media in order to found public sphere in China.

    一 研究背景

    教育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历来备受媒体与公众的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问题层出不穷,有关教育的话题也是不绝于耳。近几年,由教育引起的热议可谓繁多,从校车安全事故,到加大教育投入;从“绿领巾”事件,到保证教育公平;从背课桌上学,到保障义务教育……与此同时,国家近20年来出台了诸多教育政策,但这些政策仅囿于文件,并未为公众所了解。

    教育问题成为社会舆情的热点,除了本身的体制原因外,与教育政策的传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公共政策,教育政策传播的理想效果是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但纵观近年来的教育舆情热点事件,许多问题的产生都与教育政策传播的失效有关。在新媒体时代,舆论的产生是政府、媒体、公众共同作用的结果。传播已经脱离了传统的单一线性传播模式,但教育政策的传播却并未与时俱进,仍保留着单向线性的传播方式。

    教育政策的传播是引导公众舆论的第一步,目前媒体对于教育政策的传播存在着诸多问题与不足,研究教育政策的传播规律与传播效果,是寻找教育问题舆论引导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二 研究说明

    本文采取个案研究和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

    (一)个案选取说明

    本次研究共选取三个政策进行个案研究与分析,选择的标准为:①政策发布的时间接近性,②公众的关注程度,③政策的影响力。综合三条标准,研究人员通过新浪微博中的“搜索”功能进行数据统计,发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2011年)和《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八条措施》(2012年)在新浪微博中的搜索频次较高,且三条政策均为国务院颁布的国家政策,因此选择这三个案例作为典型个案进行研究。

    (二)数据来源说明

    本文数据统计时间为2012年9月12日,媒体数据来源于百度新闻,公众数据来源于新浪微博。以百度新闻作为媒体数据库,是由于百度作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引擎数据较为完整与广泛,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媒体报道的情况。公众方面,微博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传播力量,其中尤以新浪微博用户最活跃、影响力最广泛,因此研究人员选择以新浪微博为数据库。

    三 个案研究

    本部分以三个教育政策为案例进行个案研究,对其在传播过程中呈现的特点、出现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深度分析。

    (一)新《纲要》传播效果分析

    2010年7月29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新《纲要》)正式全文发布。新《纲要》是21世纪国家颁布的首个纲领性教育规划。

    1.媒体的传播

    媒体方面,笔者以百度新闻为数据库,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关键字进行搜索,共显示有52篇报道。公众方面,笔者以新浪微博为数据库,以“原创”“实时”为搜索标准,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关键字进行搜索,共显示499条微博。笔者采取等距抽样方式,共抽150条微博作为研究样本。

    笔者通过对样本的研究发现,媒体在报道新《纲要》时,在时间分布上与政策议题的发展过程呈正相关关系。在笔者的统计结果中,以新《纲要》为题的报道全部集中在2010年。笔者以报道的时间作为标准,绘制出百度新闻报道数量时间散点分布图。如图1所示,媒体对新《纲要》的报道集中在2010年2月28日与2010年7月30日,这两日正是国务院分别向公众征集新《纲要》意见和正式发布新《纲要》全文之日。除这两日外,媒体对于新《纲要》的报道几乎是零。

    图1 2010年百度新闻报道数量时间散点分布

    新《纲要》的媒体报道大多以内容重复的消息为主,在52篇报道中,44篇为消息报道,占总体比例的84.6%,有6篇重复报道是对新《纲要》相关政策的解读,仅2篇是对新《纲要》的评论。媒体对于新《纲要》政策的报道呈现同质化的特点。以2010年7月30日新《纲要》发布为例,7月30日共有媒体报道26篇,其中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单行本出版》为标题、内容完全相同的报道就有11篇,占当日总报道量的42.3%。这些同质化的报道在内容上也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一般来说媒体的报道内容只是重复报道政策的全部或部分内容,有时对政策的发布过程等背景性材料加以补充说明。

    对于新《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