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日本民间信仰研究回顾——从反思二分法的视角来看
    ——从反思二分法的视角来看

    作者:〔日〕阿部朋恒 刘正爱 陈进国 出版时间:2013年09月
    摘要:日本民间信仰研究回顾前言日本民间信仰研究始于年多年来学者们在宗教学民俗学及人类学等领域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近年尤其是世纪年代中期以来对宗教概念进行了激励的论争与此同时民间信仰研究方向发生了较大的转移并对方法论和研究意义作了深刻的反思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作为指示某种实体领域而采用的民间信仰一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应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把握民间信仰这一概念通过分析诸多关于民间信仰的讨论

    前言

    日本民间信仰研究始于1897年,100多年来,学者们在宗教学、民俗学及人类学等领域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近年,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对宗教概念进行了激励的论争,与此同时,民间信仰研究方向发生了较大的转移,并对方法论和研究意义作了深刻的反思,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作为指示某种实体领域而采用的“民间信仰”一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应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把握“民间信仰”这一概念。

    通过分析诸多关于“民间信仰”的讨论可以看出,这些观点与每个时代关于“宗教是什么”的理解密不可分。学者们的研究通常隐含着“正统/非正统”“外来/固有”“教义/民俗”“象征/实践”等多种二分法视点(dichotomous thinking)。不管是否是有意使用这些二分法,在“民间信仰”这个名词下进行的研究往往掬取主流宗教研究所淡忘的很多现象。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介绍日本民间信仰研究的历史,并尝试整理各个时期的讨论中所能看出的二分法视点,进而探讨各个时期日本民间信仰研究的取向。[1]

    一 宗教概念和民间信仰研究的出现

    ——导入二分法的视点

    (一)早期的民间信仰研究

    在日本,一般认为民间信仰概念最早出现于姊崎正治的《中奥的民间信仰》(1897)中。当时姊崎在东京帝国大学担任宗教学讲座的第一代主任教授,是奠定日本宗教学基石的重要人物之一。《中奥的民间信仰》是他在日本东北地区的岩手县周边进行调查的成果,为了解释田野调查中所看到的“不依靠正统的组织宗教而自立的信仰习惯”(姊崎,1897:966)而创造了“民间信仰”这一关键概念,并将其定义为:首先依据刚刚翻译过来的“宗教”概念提出“正统的组织宗教”,其次虽然不能收纳在宗教概念范围内,但与日常行为有所不同的言语举动总括到一起被称为“民间信仰”(姊崎,1897:966)。由此可见,创造“民间信仰”概念的前提是把“宗教”概念表象的对象视为实体现象。民间信仰就是为了解释与“正统”宗教似是而非的许多现象而被创造出的概念。[2]

    由此可见,日本民间信仰研究是从西方狭义“宗教”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此后,随着民俗学、人类学、历史学对“民间信仰”的关注,使“民间信仰”研究超越了宗教学的范畴,但宗教学关于“民间信仰”的研究一直保持这种“正统/非正统”或者其变种的二分法对比。当然,民间信仰被赋予相对于“正统”宗教的“非正统”地位,意味着“民间信仰”被边缘化,将民间信仰看作“正统”的宗教现象除掉以后的剩余部分,对民间信仰研究具有消极的作用,致使许多学者在试图重新定义民间信仰概念时,往往带有否定的色彩,如缺少教义、没有创始人、没有组织等。自《中奥的民间信仰》一书提出民间信仰概念至今,依然没有人能十分令人信服地回答“民间信仰是什么”,其原因与早期对“民间信仰”概念的理解有关。

    (二)民族学者的视野——比较与一般化

    如前所述,“民间信仰”一词是在19世纪末,在西方宗教研究方法与理论的影响下,为了研究与刚刚翻译过来的“宗教”概念不相容的民众风俗习惯,而在田野调查中创造出的概念,定义较为模糊,故此后对“民间信仰”的研究被赋予了不同的时代特点。

    20世纪初,把民众的各种信仰作为“文化”的一种形态而研究的文化人类学方法开始扎根于日本学术界。1886年在坪井正五郎等创办的《东京人类学杂志》(创刊时称为《人类学会报告》)上,那些在日本、中国台湾和朝鲜半岛进行细致调查的民族学学者,例如坪井本人以及伊能嘉矩等人用民间信仰一词来描述各地的老百姓把占卜、牺牲仪式等行为编入日常生活的现象(坪井,1893;伊能,1899,1905)。概括这一时期的研究动向,大概到20世纪20年代末的主要论调是把民间信仰作为古代残余的进化主义。不过30年代以后强调传播主义观点的研究较为多见,其代表人物有人类学学者杉浦健一,以及向日本学界介绍格雷布纳(Fritz Graebner)和施密特(Wilhelm Schmidt)等德国、奥地利民族学学者理论的宇野圆空等人。从这一时期开始,民间信仰已不再被看作古代的残余,而是被看作“组织宗教”被民众接受时重新产生的文化复合体(cultural complex)之一(杉浦,1934;宇野,1929)。

    笔者认为,在战前时期民族学学者或人类学学者进行的这些研究,总的来说,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