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
春节是中国人辞旧迎新、阖家团圆的节日,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大、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是文化内涵最丰富的节日。春节文化是民族历史和文化传统的积淀,是民族智慧、价值和思想的浓缩。春节古称“元旦”“元日”“岁首”“新年”等,俗称年初一。中华民国成立之时改用公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传统历法的正月初一叫春节。
春节古有“三朝”、“三始”和“三元”之称。“三朝”即“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1]“三元”即“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2]“三始”即正月一日子时是一年的开端,一月的开端,一日的开端。[3]无论是三朝、三始还是三元,其意即正月初一子时是新年的开端,新季节的开端,新月份的开端,新的一天的开端。所以无论从日(阳)、月(阴)来看,还是从天(阳)、地(阴)来说,春节都是最为名副其实的一年的开端,因此,汉代以后的中国人选择元旦的方法最为科学。
众所周知,传统历法被称为“夏历”或农历。之所以称之为“夏历”,是因传统历法的元旦与夏历相同。其实使用了2000多年的传统历法,主要是在汉代制定的太初历的基础上修订和完善的,所以有的学者认为应该称之为“汉历”。
为什么春节要放鞭炮、生旺火、挂灯笼等?为什么春节要吃饺子、年糕等?为什么元宵节要吃“元宵”?为什么春节祭祀祈福要献三牲、三杯酒、三炷香?为什么春节期间要祭五路财神?为什么立春要吃五辛盘?从春节礼俗可以看到中华文明有哪些基本理念?从春节礼俗中可以发现古代中国人有什么样的思维结构?
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必须了解冬至与岁首的关系。使用了2000多年的传统历法的元旦在正月,通常在立春前后10天左右。但从历史文献资料和民族学资料来看,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在冬至期间过新年的习俗。
首先,冬至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气,许多民族都把这一天看作是旧年的结束和新年的开始。因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冬至后白天时间逐渐增长,因此古人认为冬至日是太阳死亡和复生的转折时刻,需要举行祭祀活动,使太阳得以顺利复生。欧美国家的圣诞节一般在冬至的第三或第四天,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弗雷泽认为,圣诞节是在冬至祭祀太阳神节日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古代的欧洲民族在冬至和夏至都要举行篝火会,也就是举行祭祀太阳神的火祭。[4]学术界也普遍认同这一观点。古代玛雅人使用的太阳历一年有18个月,每个月20天,另有5天禁忌日(不吉利的日子),这样一年为365天。玛雅人所预言的“世界末日”12月21日也是冬至日,它不是世界末日,仅仅是玛雅历法中大轮回周期的终结,它既是新的一年的开始,也是新的大轮回周期的开始。
其次,从传统十二月的名称来看,也可说明冬至所在之月为岁首。一年十二个月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而传统历法的正月是寅(虎)月,子(鼠)月则为十一月,夏历十一月通常为冬至所在之月,如2010年冬至在十一月十七日,2011年冬至在十一月二十八日,2012年冬至是夏历十一月初九(闰年),2013年的冬至是十一月十九日。无论是闰年还是平年,冬至均在十一月。十二地支和十二生肖均以子为首,以夏历十一月为子月,这也说明古代中国人最初是以冬至所在月为岁首月,而以寅(虎)月作为岁首是后来形成的。
再次,周朝以冬至所在月为岁首。《史记·历书第四》:“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左传》卷一:“火出,于夏为三月,于商为四月,于周为五月。”其意为:大火星黄昏中天时,夏历为三月,商历为四月,周历为五月。可见三种历法的正月是在不同的时节。古代所谓建寅、建丑、建子,也就是说,夏正以寅(虎)月为岁首,即今夏历正月。商正以丑(牛)月为岁首,即今夏历十二月;周正以包含冬至在内的子(鼠)月为岁首,即传统历法的十一月。有些史学家认为,三正说“可能是战国时期整齐化的结果,其实春秋以前还不存在这整齐的三正递嬗的事实”。[5]有些学者则认为,春秋战国时代尚无统一的历法,岁首各不相同,“周王室与其同姓的诸侯国,以包含冬至的月份为岁首,叫‘周正’……”[6]有些科学史专家则认为,所谓夏、殷、周三种历法,实际是春秋时代夏、殷、周三个民族地区的历法,而不是三个王朝的历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