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
前言
本次田野调查历时一个月,以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洒雨镇的黑苗为最主要调查对象,后逐渐扩展到当地的汉族、彝族和布依族;以民间信仰为主要调查内容,兼顾整体观的文化观察视角,对与民间信仰相关的节日、仪式、禁忌等进行调查、叙述以及初步的阐释。我们从海星村科基组黑苗(苗族之一支)入手进行调查,后逐渐扩展到以彝族为主的谢家屋脊组和瓦窑组,以汉族为主的保堡组以及汉族、苗族、布依族杂居的上纳堡和下纳堡。
当地多民族杂居,民间信仰内容丰富,各民族间相互交往频繁,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现象非常明显。当地主要有汉族、苗族、彝族、布依族,而这几个民族在地理空间的分布上又非常接近,彼此之间接触很多。这对于我们了解和调查各民族的民间信仰、各民族民间信仰的相互交流与影响是极为有利的。基于此,本次调查是以当地主要的四个民族的信仰状况为主要内容,并在充分了解各民族信仰状况的基础上,对各民族的信仰情况进行对比研究,了解这几个民族在相互交流中民间信仰的变迁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合理引导少数民族的宗教和信仰发展成为必然,而这样的引导必然要建立在充分了解当地信仰状况的基础之上。在对当地民族信仰有所了解的基础上,积极帮助其进行自我调试,适应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步伐;抓住机遇,立足于民族特色,大力发展民族旅游、民族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等文化、经济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从而促进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中国传统宗教信仰是一个复杂的混合体系,与西方的制度化宗教体系存在明显差异。中国人觉得自己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儒教徒、道教徒或者佛教徒,因此无法获得明确的宗教认同,而中国宗教也只能被称之为“民间信仰”或“民间宗教”。[1]周大鸣先生认为,民间信仰“是流行于一般民众,尤其是农民中间的神、祖先、鬼的信仰,以及庙祭、家祭、墓祭、岁时节庆、人生礼仪和象征等的现象”。[2]王建先生从历史学的视角将民间信仰定义为:“与制度化宗教相比,没有系统的仪式、经典、组织与领导,以草根性为其基本特征,同时又有着内在的体系性与自身运作逻辑的一种信仰形态”。[3]中国民间信仰的形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其“普化的宗教”形态,与西方的“制度化宗教”相异[4];二是中国民间信仰具有突出的现实功利性和巫术性质。
在国内学术界,有学者将“民间信仰”与“民间宗教”交叉使用,在术语的使用上并不对其进行严格区分。例如王铭铭[5]、李亦园[6]、牟钟鉴[7]等就将民间信仰与民间宗教视为同一概念。还有一些学者则将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区分,例如金泽[8]、郑志明[9],但他们同时认为这种区分只是相对的。
由于学识浅陋,认识有限,更由于中国传统民间信仰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本文中笔者对“民间信仰”与“民间宗教”将不做概念上的细致区分,仅以周大鸣先生关于民间信仰的定义为研究范畴,详细介绍黔西南州安龙县洒雨镇的民间信仰状况。
一 洒雨镇海星村概况
(1)环境状况。洒雨镇位于安龙县西北部,与普坪镇、戈塘镇、新桥镇、龙广镇、海子乡毗邻,距离安龙县城33公里。全镇国土面积126.83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8500亩,其中水田7500亩、旱地11000亩。全镇地势由西向东倾斜,起伏较大,海拔在1197~1839米。气候温和,平均气温在15.9℃,无霜期288天,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243毫米。海星村是洒雨镇一个比较典型的多民族杂居地区,有布依族、苗族、彝族、黎族、汉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同时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众多,从而造就了当地多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与相似性并存的文化分布状况。
(2)人口与经济状况。洒雨镇是一个有布依族、苗族、彝族、黎族、汉族、回族等众多少数民族杂居的镇,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6.6%。
海星村地势相对封闭,两边山脉中间夹着涓涓小河,小河两边分布着稻田,山上有大片的树林和山地。当地是以水稻种植和山地玉米种植为主的农业经济模式,兼有养殖业和其他副业。粮食作物主要以水稻、玉米、小麦为主,经济作物则以苡米、烤烟、脱毒马铃薯等为主。当地农户也有养殖猪、鸡、鸭、鹅者,多为自己食用,也有少量家禽、家畜出现在集市之上用于交易;牛(此地区既养水牛也养黄牛)、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