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黑龙江省三家子村追踪调查

    作者:刘正爱 出版时间:2012年10月

    20世纪60年代初,金启琮作为内蒙古大学满族调查组的成员之一到黑龙江省三家子村调查满族社会历史情况,调查成果后来在80年代以《满族的历史与生活》(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以下称“《金著》”)之名发表。从调查到成果出版,整整相隔了20年。令人遗憾的是,这20年间作者没有再进行追踪调查,以至于该书内容与时间形成一个较大的反差。

    该书发表前后正值民族政策的变化导致民族意识逐步高涨的时期。在“满语已经消失”“满族已经‘汉化’”这样一个话语盛行之际,它向全世界宣告了“纯正”的满族的存在。三家子之所以受世人瞩目,主要是因为该村保留了部分满语口语,因此,70年代以后对三家子村的关注主要表现在语言调查成果上。2002年,定宜庄和邵丹联名发表了《历史“事实”与多重性叙事——齐齐哈尔市富裕县三家子村调查报告》[1],这篇论文采用访谈与史料结合的方法,通过三家子村孟氏家族的个案研究,在对金著的部分内容进行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并考察了多年来容易被学者们所忽略的满族认同问题,改变了三家子村研究中偏重语言、忽略历史文化的研究趋势。

    这些研究成果为笔者这次的调查提供了丰厚的资料基础,而定、邵文又给我增添了一个新的思路。多年来,笔者一直在日本从事满族认同问题的研究,有关研究成果已经以论文和专著的形式发表。由于种种原因,笔者的田野调查地点一直设在辽宁省,2002年又增加了福建省福州市和长乐市琴江村作为调查点。直至去年(2005年)才萌生出调查三家子村的想法。对于一个人类学者来说,三家子村是一个较有魅力的调查点。除了满语因素外,主要是因为它有一个比较详实的资料参照系,换言之,在东北地区村庄史志资料相当缺乏的情况下,金著为三家子村的历时性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史料基础。在这样一个地区进行追踪调查,观察近40年以来村庄历史与文化的变迁,对人类学以及整个社会科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学术参考价值。本文是这个尝试的开始。由于时间与经费所限,此次追踪调查仅在齐齐哈尔市三家子村及其周围村庄做了短短一个星期的调查[2]。今后有待做进一步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三家子村概况

    三家子村隶属黑龙江省富裕县满达柯友谊乡,旧名“上三家子”,齐齐哈尔市南部也有一个三家子,叫“下三家子”,这种称呼延续至今。三家子村离富裕车站23公里,距中和车站6公里,距齐齐哈尔市48公里。它西邻嫩江江套,具有丰富的水草资源。

    80年代以后,富裕县政府利用嫩江草地资源,大力推广奶牛饲养业,三家子村民们也开始走向了养牛致富的道路。三家子村目前共有1200头奶牛,养牛户290户,平均每户4.1头,最多的养40多头。一头奶牛8个月一个周期可产3000元价值。除了养牛以外,水稻种植也是村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据村党支部书记介绍,全村土地面积7100亩中,仅水稻面积就占了3600亩,2005年,仅水稻一项,村民收入就增加了200多万元。

    该村现有300多户,总人口1031人,平均每户3.3人。其中满族210户,汉族132户,达斡尔族25户,蒙古族3户,柯尔克孜族2户,满族约占全村人口的56%,汉族约占35%[3]

    为了弄清40多年来三家子村的人口变化情况,我们不妨与金著中所列数据作一个比较。根据金启琮的调查,1961年的村庄人口是419人,101户,平均每户4.2人。其中满族355人(80户),汉族54人(19户),达斡尔族10人(2户)。比较一下上述两种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在45年的时间里,三家子村总户数增加了三倍多,人口增加不到两倍半。这说明现在的每户平均的人口数量与40年前相比明显减少。

    第二,1961年三家子村满族人口占村人口总数的85%,汉族人口仅占约13%,而今天,满族人口比例相对减少了20%多,汉族人口比例却增加了约16%。此外,又增加了20多户达斡尔族、3户蒙古族和2户柯尔克孜族。这说明,三家子村的民族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导致汉族人口增加的最直接原因是从50年代开始的大量移民的流入。据《富裕县志》记载,1956年5月富裕县从山东省嘉祥县、邹县、滕县等地调来13554个青壮年开展移民垦荒,分别安置在18个乡、55个新村,到年底,垦荒队家属又迁来3500户,新村增至63个。至1958年,富裕县接受垦荒队员及其家属共计5万多人[4]。据当地村民们讲,当时一下子建了那么多的村,一时间无法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