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03月 |
甘肃省在过去的5年中,在西部大开发的引领下,在提高全民生活水平的目标下,努力提高金融业的发展水平。按照甘肃省“十一五”金融业发展规划,全省通过5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果。通过回顾甘肃省金融业的发展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甘肃省“十二五”经济发展目标,提出甘肃省金融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 “十一五”期间甘肃省金融业的发展
甘肃省金融业根据“十一五”甘肃省金融业发展规划,加强全省金融业发展,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抓项目、改革抓创新”不动摇,紧紧围绕全省“十大超百亿元工程”、新农村建设和中小企业融资需求,进一步完善组织体系,转变增长方式,创新产品服务,改善生态环境,努力实现融资总量扩大和结构优化,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以下从银行、证券、保险三个方面来阐述“十一五”期间甘肃省的金融业发展及取得的成就。
(一)银行业全面发展
1.贷款规模扩大
过去的5年中,在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引领和号召下,全省渴望发展的需求越来越大,从而刺激了对资金的需求。金融市场呈现出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各有侧重、互为补充的融资格局。在间接融资稳步发展的同时,直接融资的快速发展带动了融资结构的多元化。5年间,通过金融市场直接融资704.68亿元,融资规模的扩大和融资结构的优化壮大了全省金融业发展实力,也为全省经济快速增长和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金基础。
在“十一五”期间,甘肃省金融机构累计发放贷款12168.70亿元,在2010年3月末,甘肃省金融机构外币各项贷款余额提前实现了“十一五”甘肃省金融业发展规划中提出的4000亿元的发展目标,年末达到了4576.68亿元,是2005年末的2.36倍。其中涉及支持全省重大项目建设的中长期贷款余额2728.71亿元,是2005年末的3倍;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7146.66亿元,是2005年末的2.44倍。“十一五”期间,全省本外币贷款年均增速18.69%,高于2005年12.11个百分点,存款年均增速19.53%,高于2005年6.11个百分点。[1]
2.贷款结构有所调整
在信贷结构调整上,根据“十一五”金融规划的目标,主要是通过抓住以下五个重点,在探索中调整其结构,以适应甘肃省的经济发展。[2]
(1)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发展。“十一五”时期,甘肃省金融机构制定出台了金融支持“三农”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多项政策措施,以支持粮食生产特色农业、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支持农民增加收入,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为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全省全面开展农村金融服务方式和信贷产品的创新,推出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以及法人担保、房产抵押、车辆抵押、林权抵押等灵活多样的抵押担保方式。2010年末,全省涉农贷款总量占全部贷款余额的36%,增幅连续3年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2)重点支持工业产业发展。围绕“工业强省”战略“一个意见”、“六大行动计划”的实施,配合甘肃省政府研究制定支持全省工业跨越发展,支持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支持循环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能源产业、现代高载能产业加快发展。甘肃省政府引导各银行金融机构加大工业信贷投入,在“十一五”期间,累计发放工业贷款超过2000亿元。
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各家商业银行均设立了中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并对工业中小企业开展重点帮扶,仅2010年全省累计发放中小企业贷款逾1200亿元。
(3)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甘肃省全省金融机构依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发展抓项目”战略,围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西部大开发重点任务,并根据重大项目安排和投资进展情况,加大了相关项目的信贷投入,并优化信贷管理。在“十一五”期间,累计发放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近1500亿元,建成了一批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落后面貌得到很大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得到了优化。
(4)重点支持改善民生。为改善民生,支持贫困家庭学生入学、下岗工人再就业及妇女贷款,扩大了专项的贷款活动。“十一五”期间,累计发放助学贷款17.2亿元,共支持34.2万名家庭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和完成学业。健全完善以“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培训+信用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