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03月 |
一 经济运行情况
“十一五”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运行呈现出“U”形发展趋势,2006~2007年,全区经济运行呈现出“增长快、运行稳、效益好”的特点。2008年面对严重自然灾害以及国际国内经济环境急转直下的双重困难,广西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较快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没有改变。2009~2010年,国家“保增长、扩内需”政策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取得明显成效,国际金融危机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逐步减弱,经济增长速度较快(见图1)。“十一五”期间实现年均生产总值7700.4亿元,同比增长13.9%,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人均GDP达到15923元。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效。
图1 2006~201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生产总值变动
(一)三大需求结构调整,消费出口作用增强,内需增长外需改善
“十一五”期间,在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带动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对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尤为突出;“家电下乡”、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等提振内需政策,推动消费平稳较快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增强;对外贸易持续好转,出口实现正增长。
1.投资增速呈“U”形,仍为经济增长主导力量,企业投资意愿回暖
2008年,受严重自然灾害以及国际国内经济环境急转直下的影响,全区投资增速持续下降,但2009年,国家4万亿元投资计划取得积极成效,广西壮族自治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0.8%,创近15年来新高(见图2)。2010年根据全区企业问卷调查显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设备和土建投资指数均为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从产业看,第三产业投资明显加快,占投资比重超过六成。从投资渠道看,更新改造投资成倍增长,房地产投资扭转了年初负增长的局面。从行业看,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投资高速增长,而国家限制范围内的六大“两高一剩”行业投资增速有所回落。从投资资金来源看,贷款资金快速增长,对投资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图2 2006~201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变动
2.消费市场持续活跃,农村消费快于城市
“十一五”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速均在两位数以上,高于上年同期水平,为居民扩大消费提供了有力支撑。“十一五”期间社会消费品年平均零售总额2308.74亿元,同比增长19.3%,实际增速创历史新高。汽车、家具和机电产品等消费成为拉动消费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在家电、汽车、农机下乡等政策推动下,农村消费市场发展快于城市0.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方向变化,食品支出比重显著下降,城镇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比2008年下降2.5个和4.7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是继2006年后再次降至50%以下(见图3)。
图3 2006~201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变动
3.外贸进出口“U”形增长,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实际利用外资逆势上扬
“十一五”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界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进出口累计降幅逐步收窄,并于年末止跌回升。2010年进出口同比增长7.3%,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出口同比增长13.9%,增速居全国首位。进出口顺差同比显著扩大74.0%,突破历史高位。出口商品结构有所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分别快速增长40.4%和42.9%。全年合同利用外资金额和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同比分别增长4.8%和6.6%。外资投向仍以制造业为主,投向房地产的占比大幅提高(见图4)。
图4 2006~201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进出口差额变动趋势
(二)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企业赢利能力企稳回升
随着第二、三产业发展加快,广西壮族自治区产业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比重上升,工业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显著增强。截至2009年,全区产业结构由2008年的20.3:42.3:37.4调整为18.9:43.9:37.2,第一产业比重首次下降到20%以下,第二产业比重提高1.6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7%以上,全区工业化正加快由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迈进。
1.农业保持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现增收
“十一五”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区频繁遭受自然灾害侵袭,粮食生产克服持续干旱和洪涝等不利因素影响,播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粮食产量继续保持增长。截至2010年,粮食总产量扭转连续3年下滑局面,糖料蔗、桑蚕产量继续保持全国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