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论中国政治改革的战略考量——以《人民日报》词频研究为切入点黄帅
    ——以《人民日报》词频研究为切入点黄帅

    作者:李国强 出版时间:2012年03月
    摘要:

    《人民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报纸编辑、稿件内容、深度和侧重点等都以党的意志为转移,所做的宣传报道都反映党的意志。系统地分析《人民日报》与政治改革相关的内容,探究词汇的词频及其语义环境所隐含的信息,能够有效地把握中共中央关于政治改革的政策方针和战略意图。本文以《人民日报》词频研究为切入点,分析了改革开放时期的政治基调、目标和战略选择,以及具体改革领域的一般规律,进而廓清中共中央对政治改革的战略意图和战略部署。

    30多年来,中国迈入了一个通常被称为“改革开放”的历史阶段,经济领域的改革成就有目共睹,而政治领域的改革状况则看法各异、褒贬不一。纵观政治改革研究领域,不但有关政治改革目标和路径的种种争论迄今未见结果,甚至连对政治改革基本事实的认定都存在极大争议。众说纷纭之下,中国共产党自身关于政治改革的认识和把握、关于推进政治改革的步骤和措施等,反倒常常被忽略。

    本文拟以《人民日报》有关政治改革的内容作为尺度,来测量中共中央的政治改革意图。之所以从这个角度研究,是因为党报是党的喉舌,《人民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其报纸编辑、稿件内容、深度和侧重点等都以党的意志为转移,所做的宣传报道都反映党的意志。

    本文通过分析政治改革相关词语在《人民日报》出现的时间、频率和背景等,管窥30年来有关政治改革的话语变迁,透视改革开放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政治改革领域诸多内容的发展规律和相互关系,进而廓清中共中央对政治改革的战略意图和战略部署。

    一 问题的提出

    在改革开放的旗帜下,中国社会各领域都处在持续变动之中,未来中国是以民主为导向,还是建立法治型政府,继续坚持列宁主义政体,还是模仿西方民主模式,或者更糟,滑向掠夺式裙带政治体制,这些似乎都不甚明朗(White,1993;黄仁宗,2002;高放,2002;潘维,2003)。还有学者干脆承认中国政治体制的前景有很多变数,既可能凝固为一个僵化的体制,也可能是一个仍然在“转型”中的体制(黄宗智,2009)。

    对未来的高度不确定,既源于政治改革进程的扑朔迷离,也源于分析者对政治改革现实判断上的高度分歧。大体而言,对中国政治改革进程的判断可分为三类。

    ·改革虚无论,即认为列宁主义政权架构未发生根本变化,政治改革基本未进行或者中途已经停顿。吴国光的观点最具代表性,他认为政治改革尚未启动就因1989年政治风波而终结(吴国光,2002)。

    ·经济驱动论,即认为中国向来以经济改革为先导,政治改革是为配合经济改革而进行的。随着经济改革的推进,政治改革也相应深化和扩展(李青原,1993;吴敬琏,1999;胡鞍钢,1999)。

    ·渐进改革论,即认为中国政治改革有自身的逻辑,改革进程呈现渐进稳妥的特征,或者认为政治改革属于增量改革,改革成果得以逐步积累(徐湘林,2000;俞可平,2003;何增科,2004)。

    理解和把握政治改革进程之所以困难,首先源自政治改革本身的复杂性。政治改革的内容是非常宽泛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行政机构改革、完善监督机制、基层治理结构调整、党政关系、中央与地方关系、法治化、民主化等,每个部分的进展状况都有所不同,整体看来又往往无从下手。政治改革,如果的确存在的话,那么就和经济改革一样,历时长达30多年,经历了数代领导人之手,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改革思路和侧重点经常调整。

    其次,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政治的领导力量,既是政治改革的当然主体,也是政治改革的对象,也在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从领导体制上看,随着毛泽东、邓小平等超凡魅力型领袖的逝世,党逐渐走向遵守规则和程序的集体领导体制,即向法理型权威转变。与之相适应,决策架构也由党的一元化中央集权体制,转变为以党为中心的多元化机能分散体制。意识形态色彩淡化,务实和理性成为权力运作的基本原则(天儿慧,2002)。

    那么,面临着政治改革以及政治改革主体的复杂状况,如何把握中国共产党所推动的政治改革进程呢?能否找到统一、可靠指标来衡量政治改革的进展状况?能否通过相关指标来测量改革开放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之间、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之间、政治改革内部诸领域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否借此分析政治改革诸领域的进展情况和典型特征?

    由观察行动者的言语和行为来归纳其行为特征、推测其动机,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关键在于归纳和推理过程应当合乎逻辑,合乎正常的因果律。诚如韦伯(Max Weber)所言,“一个具体行动的正确因果诠释意味着:行动的外在过程及动机可以被如实地把握,并同时达到对其一切关联的有意义的理解”(Weber,1978:12)。概言之,就是通过正确地分析行动者的外在言行,来合乎逻辑地推断其中蕴涵的社会意义。具体到本文,就是通过分析中国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