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年04月 |
一 扩大农民消费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长期任务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长期以来人口总量一直雄居世界第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长期以来农民人口一直占人口总量的绝大部分。
市场是消费者的市场,没有消费者就没有市场;消费者的数量、结构和质量,规定市场的规模、结构和档次。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商品市场在很大意义上就是中国消费者的市场,就是中国农民消费者的市场。
基于上述实际和认识,笔者一直主张,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应立足于国内,有效地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把国内市场做大做强,才能确保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确保在2020年完成建设一个真正的小康社会的任务。
不排除国际市场和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和丰富国内市场、改善我国居民消费的作用。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更应重视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我们唯有充分地利用好国内资源和国内市场,才能自由地主动地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而不至于更多地受制于人。
当我们更多地注目于国内市场和国内消费的时候,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扩大农民消费需求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总量绝对增加的趋势都是不可改变的,人口结构中农村人口占有较大比例的格局是不可改变的,尽管目前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45.68%(国家统计局2009年9月17日发布的数字),即使达到50%甚至60%,农村人口也会占“半壁江山”,这是国情所决定的。因此,只有农民的消费需求扩大了,居民的消费需求才能有效扩大,才能有效遏制农民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的态势,才能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认清这一点尤为重要。从当前情况看,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不进则退,而一旦倒退,我们所面临的国内形势就会发生不利的变化,这不仅无助于解决多年积累的一系列尖锐的社会矛盾,而且会“雪上加霜”。同时,我们也难以缓解和化解国际环境中的一些不利因素。这也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的。
在“同票同权”、“同命同价”的民主呼声日益高涨的情势下,遏制城乡收入和消费的差距不断扩大,着力提高农民的收入,着力扩大农民的消费,是推进民主政治进程的需要,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需要。
二 21世纪以来我国农民消费率持续下降的态势严重
2000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GDP年均增长速度为9.9%,2009年GDP总量是2000年的3.1倍(按当年价格计算)。特别是2002年以来,经济发展进入新一轮上升期,经济增长速度连续7年达到或超过9%(见表1),终于进入了笔者在10年前提出并在这10余年中一直坚持主张的区间。
表1 2000年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及指数
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我国应长期坚持扩大消费需求的方针,为此,必须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保持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早在1998年11月,笔者在北京的一个政策咨询会议上,曾就此提出了“高速增长(GDP增长速度要达到9%~12%)——中度通胀(CPI在4%~6%之间是安全的、可以接受的)”的模式。它的含义是针对当时通货紧缩、经济低迷的情况,尽快实现经济的恢复性增长,并在一个较长时期(例如至少在“十一五”期间或第五个经济周期内,甚至可能延续到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的时候)GDP的增长速度都要保持在9%~12%的幅度。这样一来可能引发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将通胀(这里特指CPI)控制在4%~6%(中度通胀)的幅度内,是安全的,对经济的和谐发展是有利的。笔者在此后的10余篇论文中一直在重申这个主张。从2002年开始,我国GDP的增长速度终于进入了笔者所主张的区间(见表1)。并且可以再做如下预测:除非我们违背经济规律过度调控,或者我国遭遇特大非常事件,国民经济仍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在今后一个时期,GDP的增长将继续在高位运行,速度仍将保持在9%以上,直到第五个经济周期结束,[1]甚至可能延续到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我国的第五个经济周期完全有可能突破西方经济周期理论的局限,创造奇迹,即从2000年开始,达10年以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这是必要的速度,可喜的速度。[2]
在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的同时,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却反其道而行之在不断下降,消费率由2000年的62.3%下降到2008年的48.6%,居民消费率由2000年的46.4%下降到2008年的35.3%,分别下降13.7个百分点和11.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