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年04月 |
一 引言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进一步增加居民消费有效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最终消费率基本呈下降趋势,尤其近年来更是加速下降。居民消费作为最终消费的重要内容,至2008年居民消费率仅为35.52%(国家统计局,2009)。居民消费率过低一方面难以有效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也使居民难以有效分享改革开放成果。在居民消费率变动的过程中劳动者报酬份额作为衡量居民消费能力的重要指标也基本呈下降趋势,劳动者报酬份额变动虽然与居民消费率变动并非完全一致但具有较强的耦合性,为有效提高居民消费率必须以提高劳动者报酬份额作为必要前提。虽然影响劳动者报酬份额与居民消费率的因素并不完全相同,但有较多的因素同时对二者具有重要影响。在探讨居民消费率与劳动者报酬份额变动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影响居民消费率与劳动者报酬份额变动的相关因素,考察未来居民消费率与劳动者报酬份额的变动趋势,提出有效增加居民消费率与劳动者报酬份额的对策措施,在当前有待进一步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背景下具有积极意义。
劳动者报酬份额下降直接影响到居民消费增加,劳动者报酬份额的下降是内需不足的重要原因(姜磊等,2008)。近期劳动者报酬份额持续下降,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转型以及工业部门的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是决定劳动者报酬份额的主要力量(白重恩等,2009),劳动者报酬份额与经济发展阶段存在U形关系而中国还处在这一曲线的下行区间上(李稻葵等,2009),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动者报酬份额地区间存在的差异逐步缩小(罗长远等,2009)。上述研究对于深入考察居民消费率与劳动者报酬份额的变动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当前急需增加居民消费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重要作用的背景下,通过有效提升劳动者报酬份额不断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以增加居民消费率,是当前面临的突出任务。本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第二部分在分析居民消费率与劳动者报酬相互影响的基础上,分析居民消费率与劳动者报酬份额变动的经验事实。第三部分重点探讨影响居民消费率与劳动者报酬份额的共同因素。第四部分探讨未来一段时期居民消费率与劳动者报酬份额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提升居民消费率与劳动者报酬份额的对策措施。
二 改革开放以来的居民消费率与劳动者报酬份额下降的经验事实
(一)居民消费率与劳动者报酬份额的演变与耦合
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消费率与劳动者报酬份额基本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近年来均出现加速下降之势,居民消费率与劳动者报酬份额的演变呈现出较强的耦合性。居民消费率与劳动者报酬份额的演进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978~1988年、1989~1999年、2000~2008年,每个阶段十年左右。
1.第一阶段(1978~1988年)
这一阶段除个别年份外居民消费率基本都在50%以上,消费较好地发挥了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在改革开放之初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居民受压抑的消费需求得到了部分释放,居民消费率较高,消费有效发挥了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1978年和1979年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居民消费率还没有达到50%,自1980年居民消费率超过50%后除1987年外一直在50%以上,1981年达到了52.47%的最高点。1981年也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有所提升的情况下所实现的较高的居民消费率。此后居民消费率基本呈现下降趋势,到1987年下降至49.90%。至1988年受当时较高的通货膨胀的影响,居民消费率有所提升,从1987年的49.90%增加到1988年的51.13%这个局部最高居民消费率。
在1978~1988年相对应的劳动者报酬份额而言,这一时期的劳动者报酬份额呈现出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这一趋势也和当时的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与经济发展阶段基本相符。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以收入分配体制为切入口的改革,首先在农村推行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当时第一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一直较高接近1/3,受第一产业中劳动者报酬份额较高以及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的影响,劳动者报酬份额从1978年的49.81%上升至1984年的54.45%。从1984年开始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从农村转向城市,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增长速度有所降低,虽然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也相应增加,但总的劳动者报酬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