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论增加居民消费策略

    作者:张少龙 刘社建 李振明 出版时间:2011年04月
    摘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469965扩大消费需求尤其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对拉动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以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扩大消费需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路,是改善民生体现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也是有效实现经济社会中长远发展目标的需要。居民消费469966作为最终消费的重要内容,有效扩大消费需求的核心与关键在于增加居民消费需求。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与政府消费469967,政府消费过多将形成对居民消费的挤出效应,不利于扩大最终消费。本报告在从宏观与微观角度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消费需求变动的基础上,重点考察居民消费的变动,探讨影响居民消费率低下的原因,通过计量模型进一步分析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的有关因素,分析未来一段时期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在借鉴增加居民消费需求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有效增加居民消费需求的对策措施。

    一 改革开放以来的消费状况

    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消费需求在拉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近年来最终消费率持续走低,尤其是居民消费率持续走低,难以有效发挥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公众也难以有效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按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05.6亿元增长至2008年的306859.8亿元。[1]其中,最终消费由1978年的2239.1亿元增加至2008年的149112.6亿元。最终消费率总体经历了一个不断提高又逐步下降的过程,尤其是2000年后最终消费率持续下降,自2006年最终消费率首次下降到50%以下仅为49.90%,此后最终消费率进一步走低,至2008年仅为48.59%。从最终消费率的变动来看,从1978年至1992年最终消费率一直在60%以上。1978年以来先是最终消费率保持了增长的趋势,其中1981年达到历史最高为67.11%,此后最终消费率基本处于持续下降的状态,到了1992年达到62.41%。此后最终消费率经历了先下降再上升再下降的趋势,从1993年至1997年持续下降,此后自1998年至2000年不断上升,而从2001年后最终消费率持续下降,到2008年仅达到48.59%(见表1)。

    居民消费是最终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居民消费支出从1978年的1759.1亿元增加至2008年的108392.2亿元。居民消费中城镇居民消费与农村居民消费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其中城镇居民消费从1978年的666.7亿元达到2008年的81185.8亿元,农村居民消费由1978年的1092.4亿元达到2008年的27206.4亿元。城镇农村居民消费之比不断扩大,由1978年的0.61达到2008年的2.98(见表2)。城乡居民消费之比扩大既有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的因素,也有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农村居民总数逐步缩小的原因。

    政府消费是最终消费的重要内容,政府消费的高低不仅影响到最终消费,而且也影响到居民消费。政府消费从1978年的480.0亿元增加至2008年的40720.4亿元。政府消费率除1988年之外其他年份均保持在13%以上,个别年份最高达16%以上。政府消费率过高,虽然有益于提高最终消费率,但是也存在对居民消费的挤出效应。从居民消费与政府消费之比情况来看,居民消费与政府消费之比基本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1978年居民消费与政府消费之比为3.66,2000年后居民消费与政府消费之比一直在3以下,到了2008年仅为2.66。

    表1 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消费状况

    表2 城乡居民消费状况

    第二,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消费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尤其是2000年以来加速下降,居民消费率的下降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居民消费作为最终消费的主要内容,居民消费率持续走低难以有效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应有作用。

    居民消费率作为衡量居民消费变动的主要指标,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消费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尤其是近年来居民消费率呈现出加速下降趋势。总体而言,居民消费率的演进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978~1988年,1989~1999年,2000~2008年,每个阶段基本十年左右。

    第一阶段即1978~1988年,这一阶段居民消费率较高,消费较好地发挥了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这一阶段的居民消费也有其特殊历史背景,主要是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居民受压抑的消费需求得到了部分释放,当时需求还受到供给与需求的约束,基本还是卖方市场,而且居民收入水平较低,虽然如此在当时经济总量较低以及投资率较低的情况下,居民消费率较高,消费有效发挥了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1978年和1979年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居民消费率还没有达到50%,自1980年居民消费率超过50%后除1987年外一直在50%以上,1981年达到了52.47%的最高点。1981年也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有所提升的情况下所实现的较高的居民消费率。但是这段时期的居民消费率也基本呈现下降趋势,到1987年下降至49.90%。至1988年受当时较高的通货膨胀率的影响,居民消费率有所提升,从1987年的49.90%增加到1988年的51.13%这个局部的最高居民消费率。

    第二阶段即1989~1999年。这一阶段居民消费率基本呈现出下降趋势,而且自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后呈现出加速下降趋势,虽然自1995年后居民消费率有所提升,但一则总量水平较低,二则也与当时特殊的经济发展情况有关。自1989年后受到特殊因素的影响经济体制改革至1992年基本陷于停滞,这一时期经济发展速度与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均较低,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