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年04月 |
一 民富之后要解决好钱如何花
中央在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要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的消费潜力。当前,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十二五”规划,我们要采取多方面的政策措施,切实保障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扩大和搞好居民消费,这是新时期经济工作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和改革的重要课题。
百姓的钱包鼓起来了,还要解决好如何把钱花好的问题。民富的内涵就包括居民生活消费质量的提高。所以,在民富的发展进程中把消费搞好,消费经济学就面临着许多重大的课题。过去居民收入少,生活拮据,谈不上讲求消费;现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人们就要讲求消费质量。消费经济学需要研究如何发挥消费在个人和家庭生活中的微观效应,还要发挥好消费对总体经济、对整个社会的宏观效应。
二 住房消费:商品化+公共产品模式
当前人们十分关注住房消费,这是富起来的老百姓生活上的重大需要,也是目前重大的民生问题。如何解决居民住房问题,传统的思维和过去的做法以及长期以来的政策取向,更多着眼于保证居者有房,有一所产权房,就是所谓的“居者有其屋”,并且认为解决好住房问题就是发展商品房,实际上把住房问题的解决推向了市场。实践证明,这个路子越走越窄,现在老百姓身上背着几座大山,住房问题就是一座大山。
“居者有其屋”,是不是一定要把“有”字视为“所有”即取得产权?在农业经济时代的小农,有一块土地,还有简单的茅舍;但在这个现代市场经济和人口流动的时代,在大城市中解决住房问题就还有别的道路,这就是“租”。生活用房可以是租房,不是产权房,特别是对中低收入者。因而,应该是“居者有其所”。
我们不反对人们想要拥有自己的房子,这的确是人的一种生活追求和生活保障;但可以一步一步地来。先租房,逐渐累积收入,最后买房又何尝不可以呢?看看新加坡和我国香港地区,相当部分城市人口住的都是公租房。新加坡房子有两种套型:一种套型是45平方米,一种是65平方米,大部分外来人口、流动人口、中低收入人口选择的就是这两种户型的公租房。房子建设很规范,质量不错,设备齐全,租金不高,人们能承受。新加坡、中国香港比较好地解决了住房问题,世界许多国家解决住房问题也是走的这个路子。我国将有大量人口进入城市,要解决住房问题,就应该大力发展公租房、廉租房。由政府主导发展公租房,财政拿钱,也运用市场力量,实行较低的房租,这是解决低收入者住房、大量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和年轻的新就业者住房问题的一个更好的思路。同时放开市场发展商品房,使高收入者购其住房。
如果只是走市场的路线,只是着眼于发展商品房,政府不愿花钱,不积极承担搞好保障性住房产品的任务,城市住房困境将长期存在。中国的住房问题要获得实质性解决,就要走商品化+公共产品的道路,要搞保障房、商品房二元化。这一思路和政策导向已经十分明晰,我们还应该在理论上对此加以深刻认识。同时,还要仔细研究人们对住房的心理问题,即住房消费文化问题。
三 汽车消费:需要改变消费心理
中国近十年来,汽车消费出现了闪电式的增长。2009年汽车销售1360万辆,超过了美国的销售量,成为世界最大汽车市场。2010年预计销量1700万辆,增长25%。2015年汽车销售预计将达到3000万辆。国内汽车消费增长拉动了经济增长,这是大好事。我们的GDP能够由2009年一季度下滑后很快拉起来,达到10%以上的增长,汽车产业功不可没。
但是汽车的快速增长也出现了新问题。其一是车子开不动、没处停,你开车到成都春熙路,到哪儿去停?转了半天,与其开车还不如走着去。一旦出行常常堵车大半天,苦不堪言。从消费经济学来看,是缺乏消费效用和消费享受。其二,在宏观经济上,在中国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国家,家家有其车,这种消费方式是否具有持续性?这个问题值得思考。假定再过十来年中国每户一辆车,4亿户人,就是4亿辆车。交通建设,停车场的建设,这些能跟得上吗?此外,还有外部性问题,比如污染,汽车就是一个重要污染源。另外,还有能源消耗问题,达到4亿辆车的时候,全世界的能源更大份额将归中国消费,行吗?
中国无疑要走汽车大国、汽车强国之路,但是如何走好汽车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