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11月 |
伴随着风险社会而出现的“风险沟通”,是一个以公众感知为基础的、多元复杂的信息互动与民主对话的过程。为了收到风险沟通的效果,作为沟通主体之一的媒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哈医大杀医”事件而言,媒体在其中既有正面的风险告知、风险交流和风险监督作用,也有负面的风险放大作用。而媒体发挥这些作用的机制主要有三类:媒体吸纳、媒体评论和舆论动员。
Along with the risk society,the “risk communication” is a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and democratic dialogue process with multiplicity and complexity which is based on public perception.In order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risk communication,the media,one of communication subjects,play important roles.Take “Killing doctors” event i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the media have both positive roles in risk-informed,risk communication and risk oversight and negative roles in risk amplification.And 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mechanisms for the media to play their roles:media absorbing,media comments and public opinion mobilization.
2012年3月23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生一起恶性伤害案件,致一人死亡、三人重伤。这一事件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多家媒体对其进行了报道。在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当下,每起医疗事件就相当于一个风险事件。因此,媒体在做医疗报道的同时,也正是在进行着风险沟通。本文旨在从风险沟通的视角,考察媒体在该事件中的表现,进而探讨其在风险沟通中的作用和机制。
一 概念界定
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在其《风险社会》一书中首次使用了“风险社会”的概念并提出了风险社会理论。在“风险社会”理论出现后不久,就有学者开始投身于有关“风险沟通”的研究。所以说,“风险沟通”是伴随着风险社会而产生的、作为细分出来的特殊科学传播领域中的新成员。它深深根植于社会学的肥厚土壤,同时又兼具传播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特点。
“风险沟通”一词于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环保署首任署长威廉·卢克希斯(William Ruckelshaus)提出,但正式出现是在80年代中期。80年代对“风险沟通”的界定最常见的有两个:①“在个人、团体、机构间交换信息和意见的互动过程。它不只与风险相关,还包括风险性质的多重信息和其他信息,这些信息表达了对风险信息或风险管理合法的、机构的安排的关注、意见和反映。”[1]②“关于健康或环境的信息,在利益团体间任何有目的的交换。更明确地说,风险沟通是在利益团体之间,传播或传送健康或环境风险的程度、风险的重要性或意义,或管理、控制风险的决定、行为、政策的行动。”[2]
以上两个定义都强调了“风险沟通”的信息交换功能,但前者强调交流的不仅仅是信息,还有意见的互动。也有学者批评后者将风险仅限于健康或环境风险信息。在此基础上,潘宁(Penning Rowsell)等人在风险情境中考察“风险沟通”,认为文化决定了风险信息,即风险信息并非中立的,而是受到文化的制约并在社会与政治情境中产生的。[3]
因此,“风险沟通”是一个以公众感知为基础的、多元复杂的、信息互动与民主对话的过程。它至少包括三个要素:传递或交换的风险信息;风险传播主体之间的互动;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即主体间信息、意义的传递与分享。[4]
风险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使原来仅靠专家、政府就能解决的问题变得复杂和难以解释。风险沟通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而公众的参与离不开媒体。公众通过媒体获知风险信息和政府的对策,通过媒体发表对于风险的看法和定义。贝克在其《风险社会》一书中认为:风险在知识里“是可以随意被社会界定和建构的”[5]。因此,与科学和法律等专业共同掌握着界定风险的权力的媒体,在风险的建构和治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以“哈医大杀医”事件为例,探究媒体在风险沟通中的作用和机制。
二 “哈医大杀医”事件的重要媒体报道
“哈医大杀医”事件发生于3月23日下午16时30分左右。17时03分,哈尔滨市公安局南岗分局邮政街派出所接到110指令: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五号楼风湿免疫科医生被打,立即出警处置。当晚20时21分,人民网记者从哈尔滨市警方获悉消息后,首次以《哈尔滨医大一院医患纠纷酿血案 一死三伤》为题,报道了此事件。该篇报道全文只有85个字,但交代了所有的新闻要素,即“5W1H”。截至2012年3月23日21时46分,共有腾讯网、环球网、南报网、中国新闻网、新浪、凤凰网、中国广播网等40多家媒体转载了这一新闻。
腾讯网是转载人民网该篇报道的首家媒体,它将标题改为《哈尔滨医大一患者家属捅死医生 并致3人受伤》。在腾讯网的网页设置中,每篇新闻后都会附有“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的投票,其中包括“高兴”“感动”“同情”“愤怒”“搞笑”“难过”“新奇”和“流汗”八个选项。关于这条新闻的投票结果显示:6161个投票人次中有4018人次选择了“高兴”[6],占到了总投票数的65%。(见图1)正是这一投票结果持续引爆了此事件,不仅为其设置了新的议题,更使之吸引了更多的眼球。
最先关注这一投票结果的是中国医学界人士专业交流网站——丁香园。2012年3月24日10时29分,丁香园在其新浪官方微博中发布了一张关于腾讯网投票结果的截图,并评价称:“这幅图一定会载入中国历史”[7]。该微博在一周左右的时间内被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