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10月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东北亚地区一直是汇集世界多种矛盾和对立的热点地区之一,而这些矛盾和对立又集中地体现在朝鲜半岛上。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末的冷战时期,朝鲜半岛上不仅始终存在着尖锐的军事对峙,而且爆发过历时3年的大规模战争。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世界形势的变化,东北亚地区特别是朝鲜半岛形势开始发生变化,总的趋势是从对峙走向对话、从紧张走向缓和。冷战结束后,朝鲜半岛缓和的形势发展得越来越快。2000年6月中旬,分裂55年之后的朝鲜半岛南北首脑的首次会晤,是朝鲜半岛形势、韩朝关系的重大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应该看到,朝鲜半岛及东北亚地区依然存在着许多不稳定因素,直接影响着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形势与未来发展的方向。
一 东北亚地区安全格局的变化
冷战时期,东北亚地区存在着以意识形态为基础的对立格局,正是这种格局维系着东北亚地区的稳定局势。当时,属于社会主义阵营的苏联、中国和朝鲜为一方,属于资本主义阵营的美国、日本和韩国为另一方,双方形成对峙局面。苏联、中国和朝鲜三国是通过3个条约,即《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苏朝友好互助合作条约》、《中朝友好互助合作条约》形成一种同盟国的关系。而美国、日本和韩国同样也是通过3个条约形成了同盟国的关系,这3个条约是《美日安全协定》、《韩美共同防御条约》和《韩日基本关系条约》。实际上,朝鲜半岛上的南(韩国)北(朝鲜)方背后各有两个大国支持,形成了一种力量均势,保持着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地区的稳定。但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这种格局不断地发生变化。首先,由于中、苏两国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一系列问题上出现分歧,进行公开论战,甚至发生边境地带的军事冲突等,《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已经名存实亡,直至后来到期失效。《苏朝友好互助合作条约》在冷战结束后被《俄朝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所取代。中国与朝鲜之间虽然都未表示对《中朝友好互助合作条约》进行修订或放弃,但双方之间的关系也早已不是以前那种建立在共同意识形态上的盟国关系。这就是说,在东北亚地区的两个“三角军事体制”或“军事同盟”中,北方的“三角体制”已经解体,不复存在。
期间,由美国、日本和韩国形成的“南方三角军事体制”也有一定变化。尽管维系三国关系的上述3个双边条约依然存在,但属于“南方三角军事体制”的3个国家同属于“北方三角军事体制”的3个国家的关系却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美国、日本同俄罗斯、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而且韩国也同俄罗斯、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美国、日本目前虽然尚未同朝鲜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也通过多种渠道保持着接触,朝美之间还进行着高层往来。朝韩之间也由过去的紧张对峙转变为目前的和解、合作。美国、日本、韩国三国之间的关系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产生了一些新的矛盾,如韩美之间围绕驻韩美军地位、战时作战指挥权等问题产生的分歧,韩日之间围绕独岛(日本称“竹岛”)所有权公开论争等。大体看来,东北亚地区形势变化的一大特点是:原来的敌对国家之间关系得到明显的缓和与改善,而原来的盟国之间却出现了新的矛盾和分歧。
总之,以朝鲜半岛为中心的东北亚地区战略格局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原有的格局已经被打破,新的格局正在形成。
二 东北亚地区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
东北亚地区由苏联、中国和朝鲜组成的所谓“北方三角军事体制”已经解体,由美国、日本和韩国组成的“南方三角军事体制”虽未发生明显改变,也有不少新的内容。在这种新形势下,东北亚地区国家都在调整着自己的安全战略,形成新的安全格局。
在东北亚地区拥有巨大利益的美国,作为冷战时期结束后的唯一超级大国,一心要在东北亚地区占据主导地位,努力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东北亚新秩序。为此,美国坚持在日本和韩国保留驻军,以维持符合美国意图的东北亚地区安全与稳定。同时,凭靠自身的巨大政治影响与经济实力,将日本、韩国等盟国紧紧地拉向自己一方,阻止在东北亚地区出现违背美国利益的任何事情。为了实现本国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目标,美国十分重视保持和加强同日本的同盟合作关系。1997年9月,美日之间签订《新防卫合作方针》,其矛头显然是指向中国、朝鲜。特别是借朝鲜试验中远程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