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德国“哈尔茨改革”及其绩效评估

    作者:杨伟国 GerhardIlling 沈琴琴 陈立坤 YangWeiguo ShenQinqin ChenLikun 出版时间:2009年01月
    Abstract:

    >This paper gives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context and content of German labor market reforms,especially the well-known “Hartz reforms”.An evaluation of the reforms is mad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rade-off between efficiency and insurance. Based on the evaluation,the impact of introducing negative income tax is then explored. Conclusion:it is crucial to design a scheme so that it copes with the tradeoff between incentives and insurance in such a way that it will gain political support. The Hartz reforms can be seen just as a small first step in that direction.

    Keywords:

    德国历年的劳动力市场改革对德国的经济增长、政权更迭和社会发展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从而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德国各项改革的内容和结果,都会受到德国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影响;“哈尔茨改革”是众多改革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一套改革方案,改革的内容引起了德国国内的激烈辩论。论文将详细探讨德国“哈尔茨改革”的背景与内容,并对德国劳动力市场改革的绩效进行评估。

    一 德国劳动力市场改革的背景

    德国经济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处于低迷状态,1993年和2003年都出现了经济的负增长,2003年联邦政府债务也上升到了386亿欧元。[1]东西德统一后,德国为振兴东德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和高额的投入,一定程度上放慢了德国经济的发展。与其他许多欧洲福利国家一样,德国也面临着高水平的社会福利所带来的各种社会和经济问题,如劳动力成本过高、“福利陷阱”等。此外,德国从80年代开始制造业发展变慢,整个经济处在由传统的制造业为中心向以第三产业为中心的产业结构转型的过程中。这些环境因素导致德国的失业率从1970年以来一路飙升,1970年失业率为0.7%,而近几年一直保持在10%左右。[2]德国失业问题的主要特点是:结构性失业现象严重,传统产业集中的地区往往失业率较高;东德失业问题比西德严重;妇女、低技能者、年老者等弱势群体的失业问题比较严重;长期失业现象比较严重,在失业者中占有很大比重,等等。[3]因此,德国需要找出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的问题,并采取一系列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来促进就业,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劳动力市场的改革问题困扰着德国的历届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德国的制造业发展变慢开始,就业问题在德国就一直是备受关注的改革热点。这一点在德国的历届大选中表现十分明显:1998年,导致连续执政18年之久的科尔总理下台的主要原因就是失业率高达10%,失业人口超过400万,而施罗德获胜的筹码之一就是“劳动、革新与公正”的竞选口号以及他在地方成功解决失业问题的声誉。[4]2002年大选中,施罗德政府遇到的最大难题仍然是失业问题。2002年,施罗德政府组织“哈尔茨委员会”研究“当代劳动力市场服务业”问题,并出台了《当代劳动力市场服务业法案》(Modern Services in the Labour Market Act),也就是所谓的“哈尔茨改革”。作为对改革内容的细化,施罗德政府于2003年3月提出了旨在改革福利体系和就业政策的一揽子改革方案“2010议程”。2004年下半年以来,执政的德国社民党接连经历了大规模的民众反对、党内左翼人士的分裂、地方选举失败等一系列严峻考验,并被迫于2005年秋季提前举行大选。[5]德国的政体决定了政府进行深远和彻底的改革的能力有限:德国的政党之间实力差距不大,政权更迭很容易受到各种福利政策包括失业福利政策的影响;高度自治的社会参与对国内政治有很大影响;此外,德国的政治生活中缺乏国家层面的三方谈判机制也是原因之一。[6]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健全社会保险体系的国家,德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在近期改革实施之前更类似于斯堪的纳维亚模式,是一种以高平等、高福利、保证公民的“体面生活”为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相应就建立起了追求公平、平等、注重人的社会权利的社会文化。正是由于这样的文化背景,德国劳动力市场的改革总是要在社会公平和市场效率之间进行权衡,形成了局部和渐进式的改革方式。一旦改革过于激进,出现较大程度的资源再分配,就会受到整个社会的抵制。

    德国现行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是以1969年出台的《促进就业法》为基础,经过不断改革与完善而形成的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德国劳动力市场的数次变革中,哈尔茨改革是最引人注目的一个。改革的内容涉及劳动力市场的各个方面,尤其是触及了德国劳动力市场的一些“痼疾”,从而引起了德国国内的激烈辩论和整个世界的广泛关注。

    二 哈尔茨改革的主要内容[7]

    哈尔茨委员会(Hartz Kommission)是施罗德政府于2002年2月成立的“劳动力市场现代化服务委员会”,由彼得·哈尔茨(Peter Hartz)领导,因此被称为哈尔茨委员会。该委员会由来自劳工局、工会、联邦和州政府官员、大企业首脑、大学和研究机构教授学者等有关方面的人员共15人组成。委员会于2002年8月16日提出了报告,共13章,340页,包括了四部各有侧重的由“哈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