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年09月 |
本文运用引力模型检验了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出口贸易流量的决定,从总量和部门两个层次就中国对40个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潜力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中国的出口在总体上表现为“贸易过度”,但对俄罗斯、日本等七个国家或地区表现为“贸易不足”。此外,出口潜力的结构因素分析表明,与对美国(参照国)的出口相比,中国对其他经济体的出口相对不足的首要影响因素是贸易伙伴的经济规模总量,地理和区域贸易安排因素发挥着相对次要的作用,再接下来是贸易依存度和人均收入的影响,而进口国的贸易限制措施及与中国的贸易匹配程度等因素可以部分地解释余下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 |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均侧重于解释贸易产生的原因、模式和福利效果,而忽视了现实世界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贸易流量的决定。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引力模型为诠释双边贸易流量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本文试图运用引力模型来解释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双边贸易流量的决定,从总量和产业两个层次上测算中国的出口潜力,并进一步分析了决定出口潜力的各种结构性因素,从而为改善中国的贸易绩效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研究依据。
一 引力模型:理论概述
引力模型起源于牛顿物理学中的“引力法则”,即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各自的质量呈正比,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呈反比。最早将引力模型应用到国际贸易领域的是Tinbergen(1962)和 Poyhonen(1963)。他们指出,两国的双边贸易流量的规模与它们各自的经济总量呈正比,而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呈反比。其中,出口国的经济总量反映了潜在的供给能力,进口国的经济总量反映了潜在的需求能力,双方的距离(运输成本)则构成了两国之间贸易的阻力因素。接着,Linnemannn(1966)将人口变量加入引力模型。经济学家为了检验政策、历史、文化等因素对贸易流量的影响,又逐步将优惠贸易协定、贸易限制措施、殖民关系、共同语言等指标加入到引力模型中(IMF,2002)。
尽管表述形式比较简单,但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引力模型已经在国际贸易研究中获得了相当的成功,它被广泛应用于测算贸易潜力、鉴别贸易集团的效果、分析贸易模式以及估计贸易壁垒的边界成本等领域,并较好地解释了在现实中观察到的一些经济现象。
当然,引力模型也曾遭到一些批评和质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被一度认为缺乏理论基础,但在Anderson(1979)、Helpman和Krugman(1985)、Bergstrand(1989)以及Deardorff(1995)等人的不断发展下,引力模型的理论根基已日渐稳固,并由此催生了大量的新的引力模型文献;另一个是批评模型的构造方法,集中表现为对横截面数据分析法(包括单一时点和跨时点平均数据)的质疑,然而随着面板数据(或时空数据,综合了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法的兴起,被忽视的国家和时间特定效应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Egger,2000,2002)。
二 模型
最基本的国际贸易引力模型的自然对数形式一般表述为:
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通过引入新的解释变量,得到扩展的引力模型方程为:
其中,因变量Xij为i国对j国的出口额(百万美元),关于解释变量的含义、对因变量的理论预测影响(预期符号)及说明参见表1。
此外,根据已有文献的研究情况,我们对上述模型中的部分自变量的统计指标的选择做以下具体说明。(1)名义变量与实际变量:大多数引力模型都是使用基于当前汇率的名义收入指标(如GDP)。然而,当样本中包含发展中国家或转型经济体时,使用名义变量可能会产生偏差(ITC,2000)。因此,有人主张使用基于购买力平价(PPP)计算的收入指标。普遍的看法是,购买力平价收入指标更适宜估计长期的贸易流量,而基于汇率的名义收入则适合分析短期的贸易流量。根据样本的考察期,本文采用了后一种方法。(2)人口和人均GDP:原始的引力模型包括了人口变量,但有一些学者坚持认为应采用人均GDP来代替人口变量,因为人均GDP除了包含人口规模的基本内涵外,还具有其他一些含义,比如经济发展程度、代表性需求水平和要素禀赋比例(Bergstrand,1989)。不过人口与人均GDP相比对贸易流量Xij的影响是不同的。人口往往代表了国内市场规模,通常对Xij有负面影响,因为大国一般有更加多样化的产品以便满足国内多样化的需求,而小国则趋向于专业化生产且更加依赖对外贸易。出口国人口越多,当地市场就越大,对外贸易会相对减少,故与Xij呈反向关系。然而,进口国的人口对Xij的影响就不那么确定了。一方面,进口国相对较大的人口规模可能导致该国国内生产替代国外产品,从而减少贸易机会;另一方面,进口国人口越多,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进口能力会越大,从而与Xij呈正向关系。分析中我们利用人口变量代替人均GDP变量重新进行回归,结果几乎相同(系数相似,符号相反)。这说明使用人口和人均GDP中的任一变量均不会影响本文回归检验的效果敏感度。(3)绝对距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