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11月 |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的“《2011~2012世界社会主义黄皮书——且听低谷新潮声之八》发布暨世界格局与社会结构和新自由主义与金融霸权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3月2日在京举行。来自中组部、中宣部、中联部、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党校、新华社和中国社科院等有关部委,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重庆邮电大学等有关高校,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红旗文稿》等新闻报刊单位负责人和专家学者李慎明、张全景、郑科扬、程恩富、吴恩远、侯惠勤、赵曜、吴雄丞、吴健、周新城、王正泉、徐崇温、徐世澄、徐仲伟、聂运麟、李菱等230多人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世界正处在大动荡、大变革、大调整之中。目前国际上有两大战略机遇亟需我国牢牢抓住:一是国际金融危机还在继续深化,就连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知名学者也承认,资本主义制度出现了重大问题,亟需改造。这说明,资本主义道路是走不通的。二是苏东剧变的影响仍在继续,除哈萨克斯坦之外的其他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均未恢复到苏联解体前的水平。这说明,民主社会主义的道路也走不通。我们应充分利用好这两大机遇,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一 国际金融危机凸显阶级力量变化
1.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主导下两极分化加重、社会冲突加剧
李慎明指出,世界大变革、大调整的根源在于以国际垄断资本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范围内极少数富人越来越富、绝大多数穷人其中包括中等收入阶层越来越穷;极少数富人越来越富、几乎所有国家越来越穷,国家越来越穷的标志是各国主权债务急剧增多。因此,全球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化,是当今世界所有变化中最主要、最根本的变化,决定着其他一切变化。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余丽以美国为例对社会阶层分化所引发的矛盾斗争进行了分析,认为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一方面,作为综合国力主要创造者的美国普通民众失业率大幅上升、社会购买力下降、民众日益贫困化。另一方面,作为世界金融危机的直接引发者以及生产资料占有者的资产阶级,尤其是超级金融资本寡头,长期控制世界金融进而控制世界经济体系,却没有得到政府有效监管。美国社会阶层的这种分化,从根本上说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一矛盾斗争在新旧格局交替过程中不断加剧,不仅是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并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美国民众开展“占领华尔街”运动并波及主要资本主义大国的根本原因,也是21世纪初世界格局转换过程中美国与欧盟、中国等几大力量对比综合国力相对下降造成美国世界主导地位削弱的根本原因。
2.当前资本主义危机再次凸显阶级划分的重要性
阶级分析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工具。在阶级和阶层的划分上,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理论有着本质不同。中国社科院信息情报研究院党委书记、研究员姜辉在《全球资本主义的阶级分化及主要特征》专题发言中指出,我们必须从生产关系和权力关系的本质层面,综合运用阶级分析法与其他社会分析法,深入分析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及其社会关系与阶级关系的实质、特征、态势和趋势,深入分析全球资本主义的阶级分化和冲突。在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时代,整个世界正在日益形成全球性的资本家阶级和全球性的工人阶级。随着全球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个跨国的全球资本家阶级正在形成之中。全球跨国资本家阶级是许多资本家阶级中的一种。这个跨国资本家阶级已经在自觉地谋求全球统治阶级的角色,控制着跨国机构和全球决策。在以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为主导的全球化时代,阶级和阶级冲突与斗争不但没有消失,而且在更大范围内以更加尖锐、更加明晰的形式表现和扩展。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在《关于阶级和阶层的新论》专题发言中指出,西方理论主张按职业和收入等划分阶级,掩盖了所有制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阶级关系。阶级首先是生产关系范畴的概念,而阶层则是阶级内部的细划。离开阶级分析的阶层划分,是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我们马克思主义者对西方所谓“橄榄型”社会结构并不认同,应主要用一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