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年12月 |
一 引言
1.信任研究的历史
信任(trust)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与信任有关的抉择几乎每天都要发生。从国际合作、社会交往到家庭关系,信任的作用无所不在。没有信任,社会就会变成一盘散沙,无法向前发展。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格外崇尚“仁”、“礼”、“信”,诚信不仅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还大量存在于中国其他传统典籍中,并成为中国人为人处世的基本规范之一。
社会学家对信任最早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早在100多年前,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1900)(又译为西美尔或齐默尔,Georg Simmel)在《货币哲学》中就对信任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论述。他认为社会产生于人们之间的互动,而这种互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交换,尤其是以货币为媒介进行的交换,而这种交换就必须以信任为基础。他阐述道:“离开了人们之间的一般性信任,社会自身将变成一盘散沙,因为几乎很少有什么关系能够建立在对他人确切的认知之上。如果信任不能像理性证据或个人经验那样强或更强,那么很少有什么关系能够持续下来。”
虽然齐美尔最早就强调指出了社会必须建立在信任之上这样一个事实上,并将信任问题引入社会科学研究者的视野之内,但长期以来,对信任的研究并没能引起学者们的足够兴趣和重视。
到了20世纪50年代,心理学家们对信任问题显示出了极大的兴趣,开始在个体层面上对信任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探讨产生信任的心理学原因及对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从分析认知过程出发,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信任是个体对情境的反应,是由外部刺激而决定的个体心理和行为。多伊奇(Deutsch,1973)主要分析了群体的形成、信任、群体中冲突的发展、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以及冲突的解决等问题。通过多年对信任的研究,特别是对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中的人际信任的实验研究,多伊奇阐明了信任和人们在囚徒困境中合作行为之间的关系。多伊奇认为,个体是否信任他人取决于其对外部世界的主观态度。因此,信任是一种主观的、以个体为中心的信念。由于信任是基于个体对外界的认知,不同个体对相同情境的认知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多伊奇根据个体的信任程度将个体区分为信任型和怀疑型两类,进而将信任归结为个体的一种主观倾向或特性。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经济学也开始进入信任问题的研究领域。从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选择假设出发,经济学家认为,由于存在不确定性,信任实际上是人们规避风险、减少交易成本的一种理性计算。因此,阿罗(Arrow,1974)及时提出:信任是社会科学的最基本的问题之一。他认为每一笔商业交易都有内在的信任因素,因为所有的交易过程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信任就是经济交换的润滑剂,是控制契约的最有效机制。而世界上大多数经济下滑可以用缺乏相互信任来解释。伊斯特利(Easterly,2006)也强调了类似的一点,他指出: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在许多国家进行的自上而下的市场改革和自由化之所以不能取得预期的结果,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在这些国家的社会底层缺乏足够的信任。
此后,尤其是在过去的20年来,除了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之外,在许多其他社会科学的学科中,如政治学、管理学(包括组织行为学)、文化学等,信任也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现在,对信任问题的研究已经跨越了学科的边界,正在日益成为一个多学科/跨学科的交叉研究。
社会学也重新拾起了对信任问题的研究兴趣,对于信任问题及其影响的研究既涉及社会和制度层面,也涉及微观个体层面。社会学家如吉登斯(Giddens,1984,1990)和贝克(Beck,1986;Beck et al.,1994)研究了信任和现代社会变化特性之间的关系。帕特南(Putnam,2000)和其他强调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的社会科学学者集中研究了信任是如何像黏结剂一样将社区和社会联系在一起。在社会科学家的眼中,社会资本和信任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
2.信任问题的经济学研究
我们有很多理由相信,信任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高的信任程度有助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信任可以有效降低组织的运行成本,降低组织未来的不确定性,促使组织内部资源的合理运用,从而改善组织运营效率(Robinson,1996;Burt and Knez,1997;Kipnis,1996)。此外,信任还可以促成组织成员之间的互助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