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4年02月 |
2012年是四川文化产业开启“十二五”改革发展的重要一年。两个重要的纲领性、战略性、指导性文件指明了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及路径,绘制了四川“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的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
这两个纲领性文件,分别是2012年3月颁布的《四川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和2012年3月发布的《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文化产业成为重要的支柱性产业。文化发展综合实力达到全国先进水平”。而《意见》则提出了“5+2”的重点文化产业发展格局。5是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出版发行产业、影视产业、演艺娱乐产业和印刷复制产业,2是重点培育动漫游戏产业、创意设计产业。并提出了“一核四带”的战略布局:即以成都为核心,把川西、川中、川南、川东北四个片区建设成为全省文化产业特色发展区。还提出了发展的“精细目标”:即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1200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超过4%,文化企业上市公司超过5家,培育总资产或总收入超过100亿元的文化企业(集团)3家以上、超过50亿元的5家以上、超过10亿元的20家以上。
蓝图绘就,谋定而后动。充分反映出四川省委、省政府在全球文化产业大融合、国内文化产业大发展、新兴科技向文化产业大渗透的背景下,不断深化四川文化体制改革,转变文化发展方式,依托四川丰富的本土文化资源,推动四川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的清晰思路和宏大战略。
以下重点阐述“十二五”启动阶段四川文化产业发展概要,反映汶川大地震以来四川文化产业恢复重建的进程。
一 产业创新:四川文化产业创新力与竞争力提升
我们先从产业创新的角度,观察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态势。产业创新是打开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空间的重要手段,也是四川文化产业成为“支柱”,实现“跨越”,建成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强省”的根本动力。
(一)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制度活力
四川文化体制改革一直走在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前沿。2003年6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启动。2004年,四川被确定为全国文化体制综合改革“不是试点的综合改革试点省份”,同年6月,四川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成立了四川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此后,四川文化体制改革走上发展快车道。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特殊性在于,需要合理划分公益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边界,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这意味着四川文化产业发展既要在“宏观上松绑”,又要在“微观上搞活”,还要“突破制度瓶颈”,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发展体制。对此,四川大胆探索,敢于创新,取得了突出进展。
一是启动和完成“转企改制”,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营体制。其中经营性文化单位脱事业而入产业,去行政而走市场,解决了传统文化单位事业职能和企业功能混淆、国有文化单位长期游离于市场经济之外的困境。四川新华发行集团经过两次改制,最终实现上市,组建的四川新华文轩连锁股份公司成为我国图书发行业实行资本营运上市的第一股;组建的四川广播电视集团,成功实现了四川广播电视由纯事业型单位向经营性企业和公益性事业相分立体制的转型。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四川出版集团等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成为四川新闻出版业的龙头企业。到目前为止,四川已经全面完成165家发行、出版和影视单位转企改制任务,56家国有文艺院团完成改革任务或正在改制[1]。
二是公益性事业与经营性企业分开。四川省级、副省级城市党报和电视台相继实现了“经营”与“宣传”两分开。省新闻出版局先后完成了与20个直属企事业单位的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出版管理职能加快转变[2]。
三是确立了市场主体地位。一批省市“市场化”报纸走向市场谋生存,确立了其独立的市场主体地位。四川卫视则借助四川广电集团成立之机,着力打造特色频道,收视率由改革前的全国卫视排名第20位左右上升到第10位左右,巩固了主流媒体地位。
四是公益型文化事业单位全面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大多建立了干部竞聘制度、全员聘用制度、绩效挂钩分配制度、优秀人才引进制度等,激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