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4年03月 |
2013年,面对极为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河南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针对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省工业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但当前国内外市场需求未明显改善,产能过剩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工业经济持续回升的基础尚不稳固,工业增长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实现保持平稳发展任务艰巨。
一 河南省工业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1.工业生产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
2013年,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以下简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比2012年回落2.8个百分点;1~2月以来各月累计增速波幅不超过0.7个百分点,5月以后开始进入上行通道,12月稳定到2013年以来11.8%的最高点(见图1),总体呈现稳中向好态势。2013年,河南省工业增幅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在全国的位次由一季度的第19位、上半年的第20位前移到全年的第15位,在中部六省的位次稳居第3位。
图1 2013年以来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当月和累计增速
(1)重工业增速快于轻工业。2013年,重工业占河南省工业增加值的67.1%,比上年增长11.9%,增幅高出轻工业0.4个百分点,较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提高1.0个、0.9个和0.2个百分点,是带动全省工业增长的重要动力。
(2)重点行业增速分化明显。在21个比重超过2.0%的重点行业中,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和器材,通用设备,医药,金属制品,酒、饮料和精制茶,汽车制造,橡胶和塑料制品,化学原料与化学制品等9大行业占全省工业的27.6%,均保持了15%以上的增速,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6%,拉动全省工业增长4.8个百分点。而占全省工业53.1%的煤炭、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烟草、纺织、皮革制鞋、非金属矿物制品、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有色矿采选、专用设备、电力等11大行业增长速度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除烟草、有色矿采选、非金属矿物制品、纺织等4个行业增速在10%以上,其余均呈个位数速度增长,特别是煤炭、电力行业同比仅分别增长5.5%和3.9%,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3个和7.9个百分点。
2.工业增长动力结构渐趋优化
(1)高成长性、高技术产业占比提高。2013年,全省汽车、电子、装备制造、食品、轻工、建材六大高成长性产业增加值增长13.2%,增幅高出全省工业1.4个百分点,占工业比重达到60.3%,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速达到29.1%,占工业的比重上升到6.4%,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2)传统支柱、高载能行业占比下降。化工、有色、钢铁、纺织四大传统支柱产业增加值增长12.1%,占全部九大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5.2%,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六大高载能行业增长9.7%,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7.4%,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
(3)终端产品、高技术产品产量大幅增加。2013年,汽车产量由2008年的8.2万辆增长到51.2万辆,手机由2008年的空白,增长到9270.7万部,金属切削机床产量达9233台,较2008年增长36.5%。
3.基础性产品市场价格趋稳回升
2013年12月,全省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1.4%;重点监测的27种能源类、金属类、化工、建材类基础产品中,11种产品销售价格上扬,2种持平。其中无烟煤(5000~6000大卡)、焦炭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上升1.0%和0.9%;钢筋、棒材销售价格环比均上升1.3%,水泥销售价格上升3.1%;烧碱、纯碱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上升1.4%和5.9%;氧化铝价格略有回升,电解铝价格低位徘徊。2013年,全省黑色、化工等传统支柱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8%、16.2%,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0个和4.4个百分点。如果上述基础性产品市场价格趋稳回升的格局不发生大的变化,大部分能源原材料生产企业生产经营形势就有可能继续向好,增加值总量占全省工业1/4的传统支柱产业就有望继续保持目前的较高增速。
4.工业经济效益水平提升,主要指标总体向好
2013年,河南省工业1~11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3375.74亿元,同比增长13.9%,增幅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3902.57亿元,同比增长13.0%,增幅同比提高8.0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居全国第8位,中部六省第4位,分别较2012年1~11月提高8个位次和1个位次;利润增速居全国第15位,中部六省第5位,与2012年1~11月持平(见图2)。
图2 2013年以来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分月增速
电力、非金属、农副食品等5个行业是拉动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