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4年03月 |
一 河南人口城镇化发展进入新格局
1.人口城镇化进程加快,逐步缩小与全国的差距
2012年河南省城镇人口达到4473万人,比1978年增长3.6倍。从1949年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29年城镇化率仅提高7.2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25个百分点;以1996年为界,之前城镇人口增长率一般在3%以下,之后城镇人口年均增长6.5%,呈加速提升之势。2000年以后河南人口城镇化进入加速期,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从2000年到2010年的10年间城镇化率提高15.30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53个百分点,比全国年均1.35%的平均水平高出0.18个百分点,增幅排名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第7位,排中部6省第2名(见表1)。
表1 全国和中部6省城镇人口比重
2.人口迁移模式和就业结构发生变化,农村劳动力转移由东部流向中部,转移到第三产业就业的比重超过了第二产业
随着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河南人口迁移模式正在发生变化。首先是由省内向省外的流动开始放缓,出现了劳动力回流趋势。除了“富士康”这一用工大户外,河南全省180个产业集聚区在承接发达地区链式和集群式产业转移。发达地区企业的内迁正在改变现有的劳务输出格局。2010年农村劳动力转移流向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转移到东部地区的占28.6%,转移到中部地区的占27.0%。和2000年相比,转移到东部地区的劳动力人口比重由43.3%下降到28.6%,下降了14.7个百分点;转移到中部地区的由9.2%上升到27.0%,上升了17.8个百分点。
2010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产业的904万人(主要为制造业、建筑业),占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的49.0%,转移到第三产业的93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的50.6%,转移到第一产业的仅0.3%。和2000年相比,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产业的比重由56.2%下降到49.0%,下降了7.2个百分点;转移到第三产业的比重由31.8%上升到50.6%,上升了18.8个百分点。
3.城市发展模式多元化,大中小城市发展并重,中小城市发展能力提升
近年来河南省采取的是多元化发展模式,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并重的城镇化模式,并强调中小城市的城镇化发展。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河南省城市以中小城市为主,中小城市数目达到16个,占18个省辖市近90%。
(1)中小城市发展能力提升,在全省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产城联动发展态势基本形成,产业集聚区成为县城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和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小城市加快了城镇化的发展速度,2004~2011年小城市城镇化水平提高了11.2个百分点,年均增加1.6个百分点;同期中等城市的城镇化水平提高了9.8个百分点,年均增加1.4个百分点,大城市的城镇化水平提高了10.5个百分点,年均增加1.5个百分点(见表2)。
表2 河南省不同类型城市城镇化水平
(2)中心镇发展势头良好。当前全省有小城镇1728个,其中中心镇308个,明港、水冶、龙湖镇等一批中心镇经过发展已初具小城市发展规模。且中心镇的特色产业得到了大力发展,城镇功能正在逐步完善。
(3)新型农村社区成为小城镇建设的增长点。新型农村社区(中心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可贵探索和实践,也是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2011年,河南省实施了中心镇和中心村(社区)“百千”建设试点工程,以发展成为农村区域经济社会中心暨现代化特色城镇为目标,启动了100个中心镇建设试点;以发展成为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为目标,启动了1000个中心村(社区)建设试点。2012年,全省乡(镇)共有新型农村社区3587个,涵盖了189.7万户,惠及727.8万人。2012年腾出耕地面积12146.8万平方米,是2011年的1.84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取得成就。
4.城镇投资规模逐渐扩大、经济基础日益坚实
由于城镇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和产业集聚区的迅速发展,河南省城镇投资规模快速增长。“十一五”期间城镇投资年均增长33.5%,占全社会固定资产的比重分别达82.0%、82.5%、83.1%、83.6%和84.0%。
住房保障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截至2011年11月底,全省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45.57万套,完成国家下达目标的109%,任务总量排全国第4位,基本解决了近万户城镇居民住房困难问题。
城镇化经济基础坚实。2012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5000美元。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1.5万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突破3000亿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突破3万亿元。粮食总产量超过1000亿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