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4年03月 |
2013年是实现“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也是未来五年济源市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年,从经济环境看,2013年经济增长仍处在转型调整阶段。
一 金融危机前的济源经济
从省直管到金融危机爆发前的12年间,历届济源市政府审时度势,紧抓各个时期的发展机遇,在一系列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济源经济实现快速跨越式的发展。但与此同时,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发展模式所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也日益凸显,这些矛盾在金融危机爆发后都表现出来。
1.1997~2003年:经济总量规模壮大
济源生产总值总量由1997年的44.70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93.04亿元,经济总量相当于1996年济源为县级市时水平的2.1倍;人均GDP由1997年的7272元上升到2003年的14313元,6年翻了一番。
2.2004~2008年:经济发展提速增效
2004年起,济源经济进入“黄金五年”,经济综合实力继续增强,主要人均经济指标在全省处于领先。
(1)经济增长持续位居全省前列。随着一批重点工业项目的投产拉动,工业经济不断提速,使得济源市多项经济指标增长领跑全省。2004~2008年,全市GDP、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等指标增速一直位居全省前三位,济源“小而快”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
(2)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04~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从6.35亿元增加到26.34亿元,年均增长42.7%;人均GDP由2004年的16871元提高到2008年的42476元,人均经济实力居全省第1位。
(3)经济运行质量改善。地方财政收入由2004年的6.80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20.16亿元,年均增长31.2%;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4年的7828元提高到2008年的1380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4年的3397元提高到2008年的6671元,分别居全省第3位和第2位;城乡差距逐步缩小。
3.经济发展过程积蓄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
(1)内需和外需增长不平衡。2004年,全市内需增长13.5%,外需增长37.6%;2008年内需增长14.1%,外需增长18.9%;内、外需结构由2004年的86.6∶13.4发展到2008年的83.3∶16.7。
(2)三次产业结构不平衡。济源产业结构持续“二、三、一”的格局,第一产业持续平稳;第二产业快速增长,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增长持续低于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也呈逐年下降态势,成为制约全市经济增长的短板。
(3)工业内部结构矛盾突出。一是结构层次低,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济源市以能源原材料工业起家,经过多年的发展,能源原材料工业已成全市主导行业,重化工业特征明显。轻、重工业结构由2004年的7.8∶92.2发展到2008年的4.5∶95.5。二是高技术产业发展滞后,技术集约化程度低。2008年,济源高技术产业企业比2004年增加了60%,但增加值仅占工业增加值的1%,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
二 转型升级调整期的济源经济
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进入了大调整时期。济源多年发展积累的矛盾也随之凸显,经济增长低迷,全市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
1.经济增长持续低于危机前水平
无论是全国、全省还是济源,危机带来的影响一直在持续,且呈愈来愈深之势。2012年,全国、全省、济源经济增长分别低于2008年水平1.8个、2.0个和3.0个百分点,济源下滑程度高于全国全省。
2.重工业主导型的省辖市受危机冲击大、持续时间长
金融危机以前,河南省工业占比60%以上,特别是重工业主导型的省辖市经济增速一直处在第一方阵,2008年以来,这些省辖市经济增长全面降速。2012年与济源经济结构相同的7个省辖市仍处在低迷期,除焦作市外,其他市经济增长下滑幅度均在2个百分点以上(见表1)。
表1 河南省重工业主导的省辖市金融危机前后经济增长变化
金融危机后,全省经济增长格局发生较大变化,几乎是重新洗牌。重工业占比60%以上的省辖市增长位次普遍后移,而轻工业占比40%以上的省辖市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小,经济增长位次普遍前移(见表2)。
表2 河南省轻工业主导的省辖市金融危机前后经济增长变化
3.济源投资结构矛盾继续深化
金融危机后,稳增长和保增长成为各级政府的基本目标,经济刺激政策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对工业的投资扶持远大于其他产业。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越来越大,第三产业越来越小,投资结构矛盾继续深化。
4.危机倒逼,工业内部调整转型出现积极变化
经济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是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必需过程,也是一个必然结果。一是持续多年的重工业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