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新时期陕西报告文学研究

    作者:韩红艳 出版时间:2014年03月
    摘要:

    新时期以来,陕西报告文学对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做出了快速回应,形成了新的创作热潮,也出了一批精品。但是,在以新媒介为代表的大众文化冲击下,整体上报告文学创作出现了明显的滑坡,其社会影响力急剧下降。究其原因,除了新媒体的冲击之外,主要是报告文学理性思考力欠佳,艺术性不强,理性的批判性不足导致。因此,要突出报告文学的理性批判力和文学审美性,提高作家自身修养的途径,写作要面向大众,同时用新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可以说,当前陕西报告文学挑战与机遇并存,危机与生机同在。

    新时期以来,陕西出现了很多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的报告文学,展示了陕西民众艰苦奋斗的精神,记录着这个时代发展的全景和特写,参与了新时期精神建构的宏大工程。报告文学不仅艺术地报道真实事件,而且表达出主体对社会与时代的真知灼见,潜移默化地对社会产生重大的实践影响。一部好的报告文学,它应该传递给读者新鲜的有价值的信息,它的表现手法既是报告性的又具有审美性,还体现在它对所传递信息的理性思索方面。比起20世纪80、90年代报告文学的辉煌,现在的报告文学有些沉寂,不仅在陕西,全国范围内也是如此。一方面,是新媒介对其强有力的冲击,另一方面和报告文学整体的写作水平有关系。基于此,我们应该关注陕西报告文学,总结其创作经验理论,探讨其得失,期望对以后的报告文学写作有所借鉴。

    一 新时期陕西报告文学的历史与现状

    陕西专门写报告文学的作家虽然不多,但报告文学的水平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高的。“十七年”时期的报告文学,主要以报道社会的大事或人物特写的方式,书写社会发展的正面事情,塑造新时代的新人典型。魏钢焰于1958写的《宝地·宝人·宝事》报告文学集,作品讲述的是商洛农村的所见所闻,流露着民众艰苦创业精神面貌。他的《红桃是怎么开的——记党的忠实女儿赵梦桃》刻画了一名助人为乐的棉纺女工赵梦桃。《忆铁人》中刻画了全国劳动模范王进喜的形象,塑造了新中国第一代石油人的楷模。此外,他还写了《巨人》和《展翅》等报告文学;柳青的《王家斌》《1955年秋天在皇甫村》反映农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和合作化运动中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李若冰的《柴达木手记》表现荒漠戈壁上火热的开发场景,歌颂了石油工人。这些作品在当时产生很大的影响,为陕西报告文学写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进入新时期以来,陕西涌现一批年轻的报告文学作家,对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给出了快速的回应,紧紧跟随时代的脚步。以莫伸、王蓬、冷梦、和谷、常智奇、叶广芩等作家为代表,用文学的力量去表达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发展。这些作家以扎实的采访,生动的描写,以及深入的思考,回答公众和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在农业题材、工业题材、城市发展和环保题材、历史题材、人物传记等方面写出了一些优秀的作品。这些报告文学的出版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和赞誉。下面我们一一分析。

    (一)农村题材方面的作品

    陕西是农业大省,陕西作家尤其关注“三农”问题。这类作品主要围绕“三农”问题,展现了农村发展的成绩和存在问题,以及对农村未来发展的深层思考。代表作品有莫伸的《一号文件》,冷梦的《高西沟调查——中国新农村启示录》和《黄河大移民》。莫伸的《一号文件》以宏大的叙事展现了农村半个多世纪的变迁,立足于陕西村镇,展现出农村、农业取得的历史性进步,同时深刻剖析了当前农村存在的问题以及探寻中国农村未来的发展,是一部农村艰难的“创业史”和农民的“心灵史”。冷梦的《高西沟调查》,讲述陕西省榆林市高渠乡高西沟村几代人从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初,退耕还林,探索走出了一条与大寨模式不一样的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被誉为“谱写了一曲绿色农业革命的乐章”。她在书中写道:“它是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优美和谐、浑然一体的佳境。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之子。”[1]她的《黄河大移民》获首届鲁迅文学奖,披露了1956年三门峡库区移民的辛酸史,写出了农民失去土地辗转流离而遭受的生存苦难。冷梦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因为这本书,政府又多拨了5亿元安置移民。一部书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可见文学潜移默化的力量。

    (二)工业题材方面的作品

    这类作品全面反映了交通、水利、汽车、石油等行业的发展与问题,表现工业战线生活斗争的优秀作品,塑造工业战线建设者的典型形象。反映交通发展的有莫伸的《大京九纪实》和《中国第一路》。《大京九纪实》展现了大京九工程建设的艰辛与成就,“以其题材的重大,视野的开阔,材料的翔实,人物的众多与鲜活,以及作者融激情与冷静于一体的独特表达方式而分外引人注目”[2]。可以说,作品通过大京九这个工程写出大时代热腾的发展境况。《中国第一路》获全国铁路系统优秀报告文学奖,它记叙了修建大秦铁路的艰难困苦,探索了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