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4年03月 |
贵州省始终坚持把打造人才干事创业平台作为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突出工作重点,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实施人才基地建设工程。目前,贵州省省级财政投入7000万元,带动各级各单位投入近3亿元,在贵州大学、贵州电网公司等单位建成四批73个人才基地,涵盖了农业、装备制造业、能源原材料产业、制药业、酿酒业和社会科学、管理等多个领域或行业,为贵州省培养吸引了大批高层次人才,为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提供了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一 贵州人才基地建设的内容和决策背景
(一)人才基地建设的内容
人才基地建设,就是要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和重点学科建设需要,以现有人才为基础,进一步盘活人才存量,充分发挥好现有人才的作用,采取直接引进和柔性引进等多种方式,积极引进关键性人才,引导人才向重点产业流动,聚集一批高层次人才,转化一批科研成果,形成一批创新能力较强的科研机构,营造一个科研氛围浓厚、人际关系和谐的学术环境,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贵州人才基地建设的决策背景
1.人才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是关键。贵州要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科学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培养造就宏大的人才队伍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
2.人才基地建设的紧迫性
贵州省人才总量相对不足,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尽合理。2010年,贵州省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才的数量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4%,在全国排倒数第5位;全省高级职称人才占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5%,比全国低4.5个百分点。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争取重大项目的竞争力不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和技术不足,直接影响到产业结构升级。培养和集聚高层次人才已成为贵州人才工作最紧迫的任务。
3.人才基地建设的可行性
随着人才强省战略的深入实施,各省(区、市)纷纷出台措施,构筑人才高地,如上海建设国际人才高地,北京、江苏、广东、山东、吉林、四川、广西等地构建本地区“人才之都”“人才洼地”“人才特区”和“人才小高地”。贵州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但是可以集中力量,创造相对的条件优势、体制优势来集聚高层次人才。立足这一实际,贵州省委、省政府做出建设人才基地的决策,下发了《关于加强贵州省重点产业、重点学科人才基地建设的意见》(黔党办发〔2007〕16号)。
二 贵州人才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成效
(一)人才基地建设现状
1.人才基地情况
按照《关于加强全省重点产业、重点学科人才基地建设的意见》要求,自2007年以来,在贵州大学、贵州电网公司等单位建成四批73个人才基地,其中高等学校28个,企业26个,科研院所12个,重点地区7个,涵盖了农业、装备制造业、能源原材料产业、制药业、酿酒业和社会科学、管理等多个领域或行业,为贵州省培养吸引了大批高层次人才,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目前,人才基地已成为贵州省人才工作的知名品牌,成为贵州集聚高层次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2.人才基地的行业分布
贵州人才基地从行业布局上看,涵盖了电力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研发、白酒、磷及磷化工、制药业、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从学科布局上看,涵盖了工程技术、农业科技、社会科学、医疗卫生等重点学科;从地域布局上看,主要集中在贵阳市,贵阳市地域内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人才基地数量占全部人才基地数量的80%以上。这些基地在地域内,形成了覆盖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点学科、重点工程,多层次、多种类的一批人才基地集群。
(二)人才基地建设的主要做法
1.坚持完善政策措施,注重营造良好环境
贵州省在认真调查研究、充分借鉴省外发达地区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政策措施,创新工作机制制度,为人才基地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是省委、省政府及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先后下发《关于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重点产业、重点学科人才基地建设的意见》等文件,为人才基地培养、引进和使用人才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二是针对重点产业、重点学科中的高层次人才远远不能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