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贵阳市城镇化发展分析报告

    作者:王国勇 谭浩 张瑜 刘洋 出版时间:2014年03月
    摘要:

    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集中以及由此引起的产业—就业结构非农化重组的一系列制度变迁的过程。贵阳市城镇化发展取得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城镇基础设施及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活力得到增强;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加;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继续改善。同时,贵阳市城镇化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及制约因素:支撑城镇化的产业基础不牢固;城镇基础设施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城镇建设缺乏特色;城镇管理体制落后。为此,本文提出了推进贵阳市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健全城镇体系,完善城镇功能;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重组;加快大企业集团建设,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吸引外资,加快自主创新和技术流入;推进制度创新,营造城镇化发展的社会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城镇协调发展。

    Abstract:

    Urbanization includes urban land expansion,improvement of urban construction,the evolution and spread of urban residents’ lifestyle and values,and further modernization and intensification of economy and society in existing cities and towns. That is to say,material civilization,spiritual civilization,political civilization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ll should be enhanced and expanded. The main achievements in the urbanization of Guiyang city are as following. The urban infrastructures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re rapidly constructed;infrastructures in small towns and cities are continuously improved,and vibrant urban are strengthened;fixed-asset investments in cities are fast increased;the living quality of urban residents are perfected;the supporting role of urbanization is significantly stronger. However,there are some problems and restraining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Guiyang. Industrial base which support urbanization is not stable;the level of urban infrastructures is not suitable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the urbanization is not balanced;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lacks characteristic;urban management systems fall behind. Thus,this report proposes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of Guiyang as following:perfect the urbanization systems;improve the urban functions;adjus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promote its optimization and reorganization;attract foreign investment to speed up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flowing;enhance the system innovation and build the social environment for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take the roa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owns and cities.

    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集中以及由此引起的产业—就业结构非农化重组的一系列制度变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业人口比重下降,工业、服务业人口比重上升,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聚集,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发展,生活方式向多元化、社会化发展。城镇化水平通常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

    一 贵阳市城镇化发展取得的成就

    (一)城镇基础设施及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步伐加快

    贵阳市现辖6区1市3县,即云岩区、南明区、观山湖区、花溪区、乌当区、白云区,清镇市,开阳县、修文县、息烽县。2012年,全市行政区域面积8034平方公里,市区面积240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62平方公里。全市年末总人口为445.17万人,城镇化率为70.53%,其中,云岩区、南明区城镇化率已接近100%。

    长期以来,贵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镇化工作,实施了旧城改造、新区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的“三轮驱动”战略,大力推进以交通为重点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城镇化进程,城市功能、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

    1.实施“三轮驱动”战略,城市质量、品位不断提升,城市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小城镇聚集辐射带动作用增强

    一是老城区改造力度加大,城市质量、品位明显提升。加大对老城区改造力度,老城区的道路、停车场、桥梁、人行道、天桥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顺畅便捷的交通网络正在形成。城市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商贸、旅游、物流等功能进一步加强,城市的聚集、辐射、带动功能明显增强。

    二是金阳新区(现为观山湖区)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市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金阳新区建设是贵阳市为缓解中心城区土地发展空间而采取的重大举措。云岩区、南明区人口城镇化率均接近100%,需以“稀化”人口为主,大量人口迫切需要向周边地区转移。通过新区建设,可以逐步形成“双中心、多组团、众星捧月”的城市发展格局。新区建设自2001年启动以来,建成区面积已达到17平方公里,“三纵六横”道路主干道已建成通车,各类地下管网全部建设完毕,市政基础设施已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约40平方公里范围的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开工,城区综合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城市形态基本形成。这为城市拓展及云岩区、南明区人口转移拓宽了空间,创造了良好条件。

    三是小城镇规模进一步扩大,聚集辐射带动功能不断提高。农业的发展是城镇化的原始动力,城镇化首先产生于农业分工完善、农业经济发达的地区,这些地区在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产生了农业剩余,为城镇化的发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十一五”以来,贵阳市高度重视小城镇建设,进一步加大了小城镇的道路、水利、市场、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县城、重点建制镇、普通集镇的梯次建设格局现已基本形成。小城镇面貌均有较大改善,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崛起了一批经济实力较强、基础设施较齐全、环境优美的城镇。站街、小寨坝、双流、青岩、东风、麦架、扎佐、永靖、龙场、开阳城关镇等一批重点城镇及特色城镇,充分依托各自的资源、区位等优势,发挥了对农村经济社会的辐射、带动作用。

    2.大力推进以交通为重点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功能日益增强

    贵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率先在全省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乡乡通油路”“县县通高等级公路”,完成农村道路改造1077公里,在辖区范围内初步构建起市、县、乡三级公路网,形成了“一小时经济圈”框架。以“三环线十六条射线”作为城市道路骨架来完善城区主次干道,实施了西南环线、水东路、北京西路、油小线、市北路二期、黔江路北段、花溪二道、贵金线等主骨架工程和城市其他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的建设和改造。贵黄高速公路、贵新高速公路、贵毕高等级公路、贵遵高等级公路、贵开公路、贵惠公路等呈放射状向外延伸,成为全市城镇主要发展轴。龙洞堡机场成为全国重要的骨干机场之一,已开通56条航线。信息化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完成了全市政务信息化一期工程建设任务,“贵阳通”触摸屏查询系统及网站进一步优化。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2010年经济适用房投资16.29亿元,获得中央投资补助的廉租住房项目38个,共计66.22万平方米,13297套,总投资9.5亿